-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我消解的守护者
摘要:约翰·厄普代克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最重要、最多产和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在其著名的短篇小说《AP》中,他创造出了萨米——这个与传统骑士文学中骑士形象大相径庭的新骑士形象,这是厄普代克对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戏仿。通过与骑士文学的对比研究和对萨米这一形象的文本分析,探讨了《AP》对骑士文学戏仿的创作特征,并总结出了新时代创作中的新骑士形象:背离传统,暧昧不明,非黑非白,看似勇于担当,实则自私自利;看似绅士风度,实则欲念熏心,缺乏道德标准,没有自我约束。
关键词:《AP》;骑士文学;戏仿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3
收稿日期:2012-12-20
作者简介:孙长玥(1989-),女,安徽寿县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最重要、最多产和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其在多部作品中塑造了骑士形象,包括其著名的短篇小说《AP》。该小说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描述了一个19岁的超市收银员萨米(Sammy)因不满经理伦格尔(Lengel)批评三位身着泳装赤脚购物的妙龄少女着装不检点而愤然辞职的故事。文中萨米以骑士自居,把自己倾慕的女孩称为女王(Queenie),并把保护女王看成自己神圣的使命。然而,萨米——这个新骑士的形象与传统骑士文学中的骑士形象大相径庭,是厄普代克对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戏仿。那么,何为戏仿,因何而戏仿,戏仿之结果如何,这三点便是我们接下来所要展开的内容的概括。
一、骑士文学
要分析《AP》对骑士文学的戏仿,就首先要了解骑士文学的前世今生。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也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体裁上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内容上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典雅爱情是欧洲中世纪骑士持有的一种特别的爱情观,其中心主题是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 它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爱情的双方是骑士和宫廷(或城堡)里的贵妇人,双方地位悬殊;第二,爱情的双方不以性爱和结婚为目的,是神圣的精神恋爱。此外,骑士精神还表现为对个人人格的爱护与尊重;为被压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等。虽然骑士精神在中世纪现实中也有一些负面体现,如他们的怜悯仅限于本民族等,但它仍然是西方绅士文化的源泉。
骑士精神在骑士阶层鼎盛的时期被作为一种美德来赞扬,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是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17世纪早期,尽管象征旧时代统治权的骑士阶层已经基本没落殆尽,但是骑士精神却作为长久以来广为流传的文学核心被保存了下来。在时代的发展中,骑士文学的核心被保留,外壳被逐渐解构,内容里也被注入许多新时代的特征。换言之,骑士文学通过自我解构与再构成,在新时代获得了新的生命。最初的骑士文学是以讴歌骑士精神这种理想的境界为主要内容,后来的时代给骑士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而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戏访。
二、 戏仿
戏仿就是戏谑性仿拟,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作品进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这就表明戏仿文体不可能是单文本存在的,与原文本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忽闻关系,前者从后者衍生而来,对后者既模仿又改造,既复制又替换”[1]。对于骑士文学的戏仿即是作家虚构一个对象或情节,然后以戏谑性的方式模仿骑士文学,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如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作《堂吉诃德》,该小说的主人公堂吉诃德便是一个典型的对骑士精神的戏仿的产物。骑士精神的基本特征虽然在堂吉诃德身上得以保留,但仅仅只剩下脆弱的核心,依附于这核心之上的时代的外壳与骑士时代截然不同,这种外在与核心的分歧便构成了戏仿的关键要素之一——反差感。原本应当作为美德而被赞扬的骑士精神,在新的时代里却成为了迂腐、愚蠢乃至自寻死路的为人所嘲笑的丑角的特征,这正是对骑士精神所代表的旧阶级的嘲讽,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作者通过创造这样一个形象,成功地将原本的骑士文学中的骑士形象进行了解构,为读者创造出了一个新时代的骑士形象,这个形象具备了一切骑士的特征,但是却不再是为人们所崇敬的对象,这便是达成了戏仿所要达成的目的。
到了20世纪60年代,骑士精神对文学的影响依然在持续,而戏仿这一文学手段在新的时代也有了新的表现,这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形象之一便是接下来要加以分析的《AP》中的主人公萨米。
三、《AP》中对骑士文学的戏仿
(一) 对故事场景的戏仿
从对场景的戏仿来说,传统的骑士文学通常都会把场景设置在城堡、宫廷、森林中,出身高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