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天地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
谢昆谕 许海霞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沿袭传统经营模式的商业银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加以应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总结商业银行相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具有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为商业银行制定应对
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SWOT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349-02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以
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结算和信息中介、
理财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
的直接融资的新兴金融融资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贷、阿里
小贷、网络保险、大数据金融服务、众筹等一系列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不断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领域不得不
提“三马合作”,2012年平安、腾讯、阿里巴巴在上海合资设立互联
网金融公司,平安的“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
务” 的综合金融服务、腾讯的微信理财及大数据信息价值、阿里巴巴
的余额宝都掀起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创新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理财
方式。《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指出,2013年互联网支付占比
迅速扩大至31.2%,以银联商务为主的银联派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占
比最大为39.8%,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主的互联网巨头派占28.9%;
截至2014年7月,国内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经达到269家,不
同服务牌照总数共计超过500张。从余额宝运营至今来看,虽然近期
年化收益率降到5%以下,但总的来看,仍高于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
利率。根据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6月13日上
市至2013年年底,余额宝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资金规模1853亿
元,累计收益约为17.9亿元。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竞相推出,带动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推出互
联网保险的业务经营的公司从2011的28家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60家,
年均的增长率达到46%;保费的规模由32亿增长至2013年的291亿
元,总体的增幅达到810%,平均年增长为202%,投保的客户增长率
为566%,即由2011年的816万人扩大到2013年的5437万人。根据易观
国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金额绝对值呈高速增长
趋势,且增长率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14年末交易
总规模可达到10万亿元左右。
三、商业银行相对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商业银行经营提出了巨大的挑
战。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阐述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挑战、
机遇,构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分析矩阵(见表1)。
由此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发展
而言,既有有力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
展,商业银行如何趋利避害,对机遇加以运用盘活转化为竞争优势,
对挑战加以应对规避降低到最小。
图1 2008-2014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表1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分析矩阵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选择
1.学习效仿型策略
指传统商业银行除了在保持原有经营手段和方式的前提下,依
托自身所拥有的内在优势条件,开发诸如微信银行、微博银行、网
络贷款等服务。以中信银行为例,中信银行自2013年10 月上线运营
的“POS 商户网络贷款”,截至 当年年末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累计
放款额已经超过15亿元,而截至2013年年末中信银行个人网银客户
已经超过1000万个,移动银行客户数超过340万户个,网络银行交易
(下转第354页)
现代经济信息
及相关条款的理解与宣传。
三、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对称的信息风险的防范
1.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实现综合管理
在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分别由不同的监管机构管
理,实行是分业监管,其弊病是不同的监管体制下对行业的制定的服
务标准不相同,容易造成行业间的一些相容的业务制度混乱,引发不
公平的竞争现象。为了避免金融行业间这种无序管理的局面,应当建
立联合的监督管理模式,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
在个人理财业务上,三大监管机构应加强信息交换,制定统一的理财
业务标准规范制度,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有效地防范监管工作中漏
洞发生。
2.建立第三方的监管机制
对于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来说,是一个专业性强的业务,尤其投资
其产品,没有一定的专业金融知识与风险的认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D影视节目版权交易平台的构建_范金慧_高飞_张朝勇_熊举连.doc
- 4G时代移动支付安全问题探析_梁林美.doc
- 2013年浙江改革形势分析_efc44cae_595d_4971_b143_22.doc
- 2014年服务业发展形势及建议_洪群联.doc
- 2014年趋势观察_移动支付和移动广告_09b97f7d_eba2_42aa_9.doc
- 2014年中国国际金融展普惠金融成热点_代萍.doc
- BT模式下建设工程费用管理_张秀英_杨永红.doc
- BT项目债务危机及其救济_从某建设集团荣登世界500强谈起.doc
- C2C电子商务平台盈利模式探讨_王莉.doc
- IASB和我国保险会计的比较分析_基于风险调整部分的思考_李梦莹.doc
- 商业用户对O2O的认识_探索和实施_苏建东.doc
- 商业转型时期传统百货零售企业全渠道应用研究_余远坤.doc
- 上海市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趋势分析_李广明.doc
- 社会保障制度视野下的就业性别平等_德国经验与中国实践_贺赞.doc
-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理论基础及对策分析_苟兴朝.doc
- 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关系的探讨_基于_湛江模式_的实践_杨乔.doc
- 社区居家医疗发展模式探讨_郑敏芳_王馨.doc
- 社区首诊的利益相关者分析_陈爱云_刘俊荣.doc
- 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义务教育发展的绩效_问题与改进_姚继军.doc
-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差异化研究_以甘肃省为例_贾明春_任晓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