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以毒攻毒’治则”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槲会论文集 中医引以毒攻毒’治则探讨 廖广辉管家齐宋捷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 摘要中医学概念的正确诠释是准确理解中医理论的前提, 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应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原则 性概念则更是如此.如。以毒攻毒”这一中医术语,一般指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但在这一法则指导 下,实际临床应用中用于治疗疮毒、癌毒、虫毒及顽固性(难治性)疾病等诸多病证,这体现出对所用之毒与所治 之毒的理解上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从“毒的医药释义”、“‘以毒’之毒”、。‘攻毒’之毒”、。‘以毒攻毒’ 客观认识”四个方面做了相关探讨. 中医学概念的正确诠释是准确理解中医理论的前提n1,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应用有重大指导意义 的原则性概念则更是如此。如“以毒攻毒”这一中医术语,不仅在中医药界影响深远(如在五、六、 七版《中药学》当中,均把“以毒攻毒”作为中医治疗的法则、原则),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广为流 传, {:成语字典》对“以毒攻毒”的解释为“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 恶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但是这个源于 中医的术语真正内涵如何,鲜见有相关阐述,究其理由,可能源于中医“毒”的概念的复杂性。本 文现就“以毒攻毒”这一术语在中医药领域之内涵做一简单诠释和探讨。 1 搿毒”字医药释义 1.1指有害的物质 《周易·噬嗑卦》记载:“六三,噬腊肉,遇毒。”孔颖达疏:“毒者,苦恶 之物。”说文解字》对毒的解释为:“毒,厚也;害人之舯,往往而生,从中从毒。”徐灏《说 文解字笺》注日:“毒之本义为毒草。西汉《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 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一上面所言之毒即指对人体有一定伤害 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药物。 1.2指药物的偏性或为药物代称张子和《儒门事亲·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言:“凡药皆毒也, 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人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张景岳《类经·五脏病 气法时》云: “药以治病,以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 所以养人之正气,盖气味之偏,药饵之属也,所以祛人之邪气。刀二张所言之毒即指药物之偏性, 也是中药疗疾祛病的基础所在,即今之所言“以偏纠偏”当中“以偏”之偏。 《周礼·天官家宰》言: “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毒药以供医事”, 素问·脏气法时论》日: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并服之,以补益精气。”此二处 “毒药”非言“有毒之药’’,皆“毒’’、“药’’并提,其“毒’’当是与“药”同义复指,泛指药物。 1.3指病因病理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 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灵枢·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故少阳在泉,寒毒不生,……。阳明在泉,湿 98 中药药性研究 毒不生,……。太阳在泉,热毒不生,llllll0厥阴在泉,清毒不生,……。少阴在泉,寒毒不生,……。 太阴在泉,燥毒不生,……”。以上“大风苛毒”、“寒热之毒气”、“寒毒”、“湿毒”、“热 毒”、“清毒“、“燥毒”,或言病因,或言病理,或二者兼而有之,此毒之意于《黄帝内经》中 多见,后世所言“疫毒”、“虫毒”、“瘀毒’’ “痰毒”等亦是此义。 1.4指病证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所言“阴阳毒”即指与感染 疫毒有关,以发斑、咽喉痛为主证的一类疾病瞄1,中药土茯苓所治之“梅毒”及古代所称之“脏毒”、 “胎毒”、“便毒等¨1皆指病证。 l-5作为动词或形容词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黄帝问日:妇人重身,毒之何如?” 《素 问·五常政大论》云:“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在此之毒赋予了药物和治疗学双重含 义,毒作为动词使用,非单指有毒之药。《灵枢·官能》:“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 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诸病源候论·心病诸候》:“左手寸口脉沉则为阴,阴绝者,无心脉 也,苦心下毒痛。”前者所言“手毒”,毒指手狠,后者所言“毒痛”,毒指痛甚,二者皆作形容 词使用,有黑、狠、强烈之意。 2 搿以毒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