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看毖诗的两种范式及其演变轨迹.pdfVIP

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看毖诗的两种范式及其演变轨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看毖诗的两种范式及其演变轨迹.pdf

莩隶缔‘宜 2015年第2期 从清华简 公之琴舞》、 良夫毖》 看 “毖”诗的两种范式及其演变轨迹 马 芳 [摘 要】清华简 《周公之琴舞》和 《芮良夫毖》所出现的 “毖”诗名称 ,不见于传世文献 ,是新的研究 材料 。这两篇诗都以儆戒为主要 内容,带有深切 的忧患意识 .使用相 同的套语 ,有共 同的文体特征 ,但在创 作对象、适用场合、篇制、风格等方面也明显不 同,代表 了 “毖”诗 的两种范式,即颂体范式和雅体范式 。 两诗分别创制于西周初年和西周晚期,在时间上有先后 ,这使我们有可能把它们放在历史进程 中讨论 ,并对 “毖”诗的发展演变轨迹做一些思考 。总体上看,先秦儆戒诗经历 了由仪式儆语发展为仪式儆戒诗 ,由仪式 儆戒诗发展为献诗 陈志儆戒诗两个阶段 。 f关键词1毖诗 颂体范式 雅体范式 演变轨迹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5)02—0138—06 《周公之琴舞》和 《芮良夫毖》是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叁)中前后紧邻的两篇诗歌文献 。两篇 序文皆以 “敬毖”或 “毖”来指称全诗 ,内容具有相似的儆戒性质 ,故笔者以为 “毖”应该是先秦儆戒 类诗歌的名称。细读这两篇文献,在其相同的内容性质之下又有不少异质特点,本文试在此基础上作分 析讨论 。 一 、 诗类称名 “毖”的发现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第三册 《芮 良夫毖》①一诗 中,用 “毖”来指称全诗 :“吾用作毖再终 ,以 寓命达听。”11]诗前之 “序”还提到 :“周邦骤有祸 ,寇戎方晋 ,厥辟 、御事各营其身,恒争于富,莫治 庶难 ,莫血I]邦之不宁。芮良夫乃作毖再终 ,日:……”回 《芮良夫毖》是西周晚期的作品,主要内容是 , 在国家危难的时刻 ,芮 良夫劝戒与民争利的执政者,要敬天保民,止欲戒贪 ,招贤纳士 ,齐备法度 ,只 有这样才能维继统治。无独有偶 ,清华简第三册 《周公之琴舞》诗前序 中也出现了用带有 “毖”字的词 组来指称诗的情况:“周公作多士敬毖,琴舞九蠡术 (卒)。” “成王作敬毖,琴舞九觫 (卒)。”3[1《周公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先秦 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艺思想研 究” (07BZW0l9)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马芳,中国人 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安阳师范学院讲师 (北京,100872)。 ①按,此篇名为清华简整理者所加。原简 “第一支简简背原有题 周‘公之颂志’,但有明显的刮削痕迹。现据简文 内容另拟篇题 芮‘良夫毖”’,见 《清华大学藏战 国竹简 ·(芮 良夫毖)说 明》(叁),上海 :中西书局 ,2012年 ,第 144 页。 一 138— 琴舞》的主要内容是周公做戒群臣忠君、成王做戒群臣尽心辅佐及成王 自警在位不懈怠。两篇诗有相似 的做戒内容 ,与 “毖”(或 “敬毖”)的含义相应 ,所 以 “毖”(或 “敬毖”)应 当是先秦做戒诗类的名 称。 在先秦传世文献 中,无论是 “毖”还是 “敬毖”都没有作为诗类名称出现的例子。 《诗经》正文中 含有诗类称名的句子有: 《小雅 ·节南山》 “家父作诵 ,以究王 ”; 《小雅 ·何人斯》 “作此好歌 ,以极反 侧”; 《小雅 巷·伯》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小雅 ·四月》 “君子作歌 ,维以告哀”; 《大雅 ·卷阿》 “矢诗 不多,维以遂歌”; 《大雅 ·桑柔》 “虽日匪予,既作尔歌”; 《大雅 ·崧高》 “吉甫作诵,其诗孑L硕,其风肆 好 ,以赠 申伯”; 《大雅 ·悉民》 “吉甫作诵 ,穆如清风”。其中可见 “诗”、 “诵”、 “歌”的称名 ,不见 “毖”或 “敬毖”。而且 ,毛诗序中与 《周公之琴舞》和 《芮良夫毖》诗前序 “作××”格式相同的句子 , 如 《鲁颂 ·羽》序 “而史克作是颂”、 《大雅 ·荡》序 “故作是诗也”之类 ,没有出现 “毖”字 ;毛诗序中 出现的与 “毖”意思相似的 箴“”、 “戒 ”等词也不作诗类名称使用 ,如 《小雅 ·庭燎》序 “因以箴之”, 箴“”为动词,非指称文体, 《大雅 ·常武》序 “因以为戒然”,“戒”虽可用为名词,但不是诗类名称。 在传世 《诗经》文本 中, “毖 ”与 “敬毖 ”不仅没有作为诗 的类名存在 ,而且 出现频率也不高。 《诗经》中 “毖”仅有三处用例 : 《周颂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