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粗蛋白质日粮对长天龄三黄肉鸡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pdf
畜牧与饲料科学 AnimalHusbandryandFeedScience 20l5,36(2):36—40
低粗蛋白质 日粮对长天龄三黄肉鸡
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余南才 ,苏志军 ,秦开田 ,姚武群 ,谭会泽 ,刘 闯 ,魏 师 ,余永杰 。
(1.广东省新兴县稔村温氏家禽有限公司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新兴 527422;2.广东温氏食品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新兴 527400;3.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为评价饲喂低粗蛋 白质 日粮对长天龄三黄 肉鸡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分别开展 了试验场
试验与养殖户试验。于试验场选取长天龄三黄肉鸡 1600只,随机分为4组 (对照组、试验 l组、试验 2
组和试验 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对照组和各试验组雏鸡阶段 (1—35天龄)及成鸡阶
段 (76天龄 上市)均饲喂常规 日粮 ,对照组 中鸡阶段 (36~75天龄)饲喂粗蛋 白质含量为 l7%的 日粮 ,
试验 l组 、试验 2组及试验 3组中鸡阶段 (36~75天龄)分别饲喂粗蛋 白质含量为 l4%、12%及 10%的
低粗蛋白质 日粮 .各组 日粮的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一致 。选取长天龄三黄 肉鸡养殖户8家,随机分成
4组(对照 I组、对照 Ⅱ组、试验 I组和试验 Ⅱ组),每组 2家养殖户,每家存栏8000只鸡。对照组和试
验组雏鸡阶段 (1~35天龄)及成鸡阶段 (76天龄~上市)均饲喂常规 日粮 ,对照组 中鸡阶段 (36—75天龄)
饲喂粗蛋 白质含量为 17%的 日粮 ,试验 I组和试验 Ⅱ组中鸡阶段 (36~75天龄)饲喂粗蛋 白质含量为
14%的低粗蛋 白质 日粮 。各组 日粮的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一致。其 中,对照 I组、试验 I组限量饲喂 ,
对照Ⅱ组、试验 Ⅱ组 自由采食。试验场试验与养殖户试验开展过程 中,每天统计耗料量,试验结束时分
别计算并分析各组 肉鸡的上市率、个体均重、料重比、次鸡率及 只均利润等指标。试验场试验结果表明,
各组 肉鸡上市率、料重比及次鸡率差异均不显著 (尸0.05);试验 3组的个体均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
他试验组 (P0.05);试验 l组只均利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 (PO.05)。养殖户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 I组的次鸡率显著高于对照 I组和试验 Ⅱ组 (P0.05)。结果提示,中鸡阶段饲喂粗蛋 白质含量为
14%的低水平粗蛋 白质 日粮 .能够提 高三黄 肉鸡的只均利润,且以 自由采食方式效果最佳。
关键词 :三黄肉鸡 ;低粗蛋 白质 日粮 :限量喂料 ;自由采食 ;养殖效益
中图分类号 :$8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顺序编号 :1672—5l90(2015)02—0036—05
E肌 ctofLow CrudeProteinDietontheProductionPerformanceandCultureBenefitof
LongDaysThree—.yellow Chicken
YUNan—cai,SUZhi-jun,QINKai-tian,YAOWu-qun,TANHui-ze,LIUChuang,‘WEIShi,YUYong—
jie
(1.WensPoultryCo.,Ltd.ofRenVillageofXinxingCountyofGuangdongProvince,MinistryofAgricultureKeyLaboratoryof
AnimalNutritionandFeedScience.Xinxing 527422,China;2.GuangdongWensFoodGroupCo.,Ltd.,MinistryofAgriculture
KeyLaboratoryofAnimalNutrition and FeedScience,Xinxing 527400,China;3.CollegeofAnimalScienc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Thefi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r^6+对3种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影响.pdf
- DCS 在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pdf
- GIS专业的系列课程改革探讨.pdf
- HZSM-5+γ-Al2O3催化剂液化气芳构化酸催化特性研究.pdf
- MIL-101(Cr)在不同水热晶化条件下的优化合成及其环己烷催化氧化性能研究.pdf
- Ni负载催化剂积炭失活的研究进展.pdf
- Organizational barriers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pdf
- PD材料在瓦斯抽放钻孔封孔中的应用.pdf
- PLC和iFIX在公路隧道交通监控中的应用.pdf
- SiO2和LiBr固体无机盐致孔剂制备多孔聚酰亚胺微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