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和解与诗学对话——论印尼文、华文双语诗集《印度尼西亚的轰鸣》.pdfVIP

种族和解与诗学对话——论印尼文、华文双语诗集《印度尼西亚的轰鸣》.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族和解与诗学对话——论印尼文、华文双语诗集《印度尼西亚的轰鸣》.pdf

种族和解与诗学对话 105 种族和解与诗学对话 论印尼文、华文双语诗集 《印度尼西亚的轰鸣》 o陈旋波 (华侨大学 华文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摘 要:出版于2000年的印尼文 、华文双语诗集 《印度尼西亚的轰鸣》是印尼华文文学的重大事件,它体现 了 印尼种族问题的深刻变化,也是印尼文和华文两种语言的诗歌进行诗学对话和文化互文的独特文本。印尼原住 民诗人和华文诗人通过关于种族问题的历史反思,表达了种族和解和文化融合的愿望,从而展开了印华诗学的 对话。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的轰鸣》;种族和解;诗学对话 ;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1342.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 (2011)01—0105—05 《印度尼西亚 的轰鸣》是一部 印尼文 、华文双语诗集 ,出版于 2000年 3月 ,由印尼 Ahmadun YosiHerfanda、WowokHestiPrabowo、袁 霓 、茜茜丽亚 、陈冬龙等诗人共 同编选而成 。诗集共选 取 印尼原住 民和华人诗人各 5O家 ,收录诗歌一百首 。这部双语诗集在形式上最大 的特色是 印尼 文和华文双语对译并置 ,印尼原住 民的诗歌译成华文 ,华文诗歌译成 印尼文 ,两种语言 的诗歌共 同构成 了 “印度尼西亚 的轰鸣”。 《印度尼西亚 的轰鸣》 的出版无疑是 印尼华文文学 的重大事件 。 20世纪 90年代 以来 ,随着 印尼政府华人政策 的调整改革 ,遭禁 3O多年 的印尼华文文学逐 渐走 向复苏 ,印尼华文文学迎来 了历史性 的发展 时期 。作为 印尼华文文学复苏 的产物 , 《印度尼 西亚 的轰 鸣》 以双语诗集 的方式 ,体现 了印尼种族和解 的深刻变化 ,也是 印尼和华文两种语 言 的诗歌进 行诗学对话和文化互文 的独特文本 。 历史反思与种族和解 由于荷兰殖 民者长期 以来反动 的民族政策和挑拨离 间 ,历史上 印尼华人 曾经遭受 了严重 的种 族迫害 。印尼独立后政府 当局 的沙文主义和对华侨社会 的偏见 ,加上西方 国家 的插手和破坏 ,20 收稿 日期:2011—0l—l7 作者简介:陈旋波 (1968一),男,福建惠安人,文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及 华文教育研究。 106 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 1期 世纪 50—70年代 印尼排华浪潮此起彼伏 ,最后发展成为严重 的反华运动和种族骚乱 ,1998年 5 月发生 的主要针对华人社会 的暴乱是 印尼长期排华 的恶果 。 《印度尼西亚 的轰鸣》 所选取 的那些 印尼文原住 民诗歌不可 回避地涉及最为敏感 的种族 问题 。对 1998年 5月暴乱 的反思是种族和解 的基础 ,作为具有人道主义信仰 的印尼原住 民诗人 ,只有从根源上深刻地反省那场发生在 20世 纪末 的种 族 暴 乱 ,才 能真 正 具有 与华 族 和 解 的资格 ,才 能真正 实现 诗学 的对 话 。达纳 尔 多 的 《印度尼西亚在 呼救》这首作于 1998年 6月 的长诗仿佛令人置 身于那种恐怖 的暴乱现场 ,它带 着一种令人特别惊悚不安 的情绪 ,以近乎荒诞 的笔调叙说 了暴 民的烧 杀抢掠 , “人们 ” (orang— orang) “破 坏一切属 于建 设性 的东 西 ,也包 括精 神建设 ”,而饥饿 无 助 的 “人 民” (rakyat) “在 哭泣 ,在尖 叫,在呼喊 ”,甚至啃吃着那被群氓推倒 的象征着 团结 的民族纪念碑 。诗人显然对那 场种族暴乱痛 心疾首 ,这首诗有着激愤 的控诉 与沉痛 的哀伤 ,也蕴含着某种 带有罪感 的深切 的痛 省 。纳囊 ·苏尔亚狄 《尖 叫的女人 》 塑造 了一个见证 了暴行 的母亲 ,她 呼唤正义 的神道 ,发 出 痛 彻心扉 的呐 喊 : “我 的孩子们 ,你们 都是 兄弟 ,你们 都是兄弟 啊 !为什 么你 到处燃 播 憎恶 与仇 恨?”莫汀科 ·普瑟 同样题材 的诗作 《林兴娘 的传说 》则将反省 的触角延伸到 印尼种族冲 突的历 史深处 。 “红溪惨 案 ”是 印尼华侨华人永远 的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