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7卷第6期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1.7No.6
2008年 6月 JournalofGuangzhouUniversity(Soci~ScienceEdition) Jun.2008
以意逆志说 《诗》与诗教传统
杨红旗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ZL时代语境与知识谱系来看,文化背景的变化、孔圣身份的认 同与儒学主题的坚守,使
得孟子提出以意逆志说 《诗》。孟子以意逆志之学总结孔 门 《诗》学经验、解决 《诗》学现实问题,实
现 了儒家诗教传统的继承与开拓。
关键词 :孟子;以意逆志;诗教
中图分类号 :B2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4X(2008)06—007807
以意逆志命题是指 孟《子》中的论断形式:“说 《诗》者, 咸丘蒙是以《诗》之言来衡量舜之事而提出疑问的。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_1现代 他引《小雅 ·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学者形成了在断章取义、知人论世等相关命题所建构的观 莫非王臣”之言,提出舜做了天子,他的父亲瞽瞍为什么不
念系统中理解以意逆志命题的共识,并在与西方诠释学思 是王臣的疑问。这种提问或者否定 《诗》之言不显示义
想观念参照中阐释以意逆志命题的现代意义。[2但这种共 理,或者质疑舜之事不合义理;这种提问方式显示了咸丘
识压缩了作为孟子之学的以意逆志意义空问,其借外来观 蒙观念中言、事、理之间的差异与区分。正是在这种观念
念的比附忽视了以意逆志命题产生的内在理路。 视野中《诗》世界呈现出了言、事、理等不同层次。咸丘蒙
引诗提问的方式与 韩《非子》文本中相似。在 “时称诗、书,
一
、 重建 《诗》之伦理: 道法往古,则见 以为诵。此臣非之所 以难言而重患
王者之迹熄而 《诗》亡 也” 的立场上,《韩非子 ·忠孝》显示出对 “普天”之
《诗》的怀疑,其否定了 《诗》之言所能显示的事实与事
文化背景的转变带来了《诗》价值转换的现实问题与 理。 研《韩非子 ·说林上》文本中还有温人之周引“普
文一事一理分离的知识观念。孟子以意逆志说 《诗》命题 天”之 《诗》。 ”温人之周是在言的观念立场上使用
是在文一辞一志框架中建构志的意义中心,实现 《诗》伦 《诗》,而忽略 《诗》之事实、事理的意义空问。这个温人之
理空问的重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 周故事与 《战国策卷一 ·东周策》文本中相同,成为 《战国
气力”, 孟子所处的时代正是 “争于气力”的时代。在 策》总计四处引 《诗》之一。记录春秋之后245年问历史
“春秋之后,周道渐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4]1 “春 的《战国策》,不但引 诗《》数量少,而且显示了战国时期
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5 的背景中,孟子 《诗》学主流观念。
所面临的《诗》学现实问题就是咸丘蒙式的质疑。 苟《子 ·大略篇》有论 “善为 《诗》者不说,善为 《易》
收稿 日期 :2008—04—26
作者简介:杨红旗 (1973一),男 ,四川安岳人 ,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文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