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诗人张维屏的诗歌批评观.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南诗人张维屏的诗歌批评观.pdf

岭南诗人张维屏的诗歌批评观 。张美娟 [广东白云学院基础部, 广州 510450] l摘 要:张维屏是岭南晚清到近代过渡时期的重要诗人,也是清代诗话及诗学繁荣中的重要人物。《国朝诗人征略二 l编》是张维屏在嘉庆、道光年问辑成的大型诗话汇编,在清代诗话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在 《国朝诗人征略》二编 l中他除了用 经“世致用”的观点选诗,用 真“性情”的标准评诗外,其诗歌批评观也颇有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l是采取客观公正的批评态度;二是坚持横向(纵向)比较批评法;三是贯彻诗“人沦世”的社会历史批评法。 l关键词:张维屏 岭南诗人 诗歌批评 张维屏(178(k--1859),字子树 ,号南 山,又号松心子 、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人。原籍浙江山阴,是岭南晚清到近代 过渡时期的重要诗人,也是清代诗话及诗学繁荣中的重要人物。他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个朝代,走 过了从乾嘉盛世至道咸衰世的八十年道路。而这八十年,正是中国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重要转折时期。张维屏的文学创作集中在嘉、道两朝,体裁涉及诗歌、散文、诗论等。其诗歌从总体上看,古、近 体俱佳,平易晓畅,感情率真不务雕琢。山水诗 “以清丽胜”(林 昌彝 《射鹰楼诗话》卷七),咏史诗和爱国诗 “精炼异 常”(林 昌彝 《射鹰楼诗话》卷十三),五、七言长篇歌行体雄直奔放,充满浪漫色彩,以散文笔法叙事抒情,为晚清叙 事诗走向散文化 、小说化之滥觞。 张维屏对诗歌理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在文献上,他先后辑成了 《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六十卷、《国朝诗人征略 二编》六十四卷和 艺《谈录》两卷(《艺谈录》是张维屏晚年在 征《略》的基础上择要而成,可视作 征《略》的节本),这些 文献采录面广、内容丰富、卷帙浩繁,在数百种清代诗话著作中独具特色,集 “传”、“论”、“选”于一体的体例为张维 屏独创,“增广闻见,陶冶性灵”,至今仍是研究清代诗歌的宝贵文献。在 《征略》二编中,除了辑录别人对 国朝诗人 的评语外,张维屏本人撰写的评语出现了九百七十四处,他 以“经世”为纲,以“诗评”为 目,阐述了自己的选诗标 准、评诗标准以及诗歌的师承观点。关于张维屏的诗歌理论观点,没有专门的结集著作,只是散见在 《征略》二编对 诗人的品评中。他 的诗歌批评理论 ,在前人的基础上 ,颇有创新 ,在清代诗话 中占有重要一席 。 诗歌批评是在作品鉴赏基础上对诗作进行指点评论。诗歌创作产生鉴赏和批评 ,批评又推动创作的发展和鉴 赏的提高。张维屏本人是一位经世诗人,他用 “经世致用”的观点选诗,用 “真性情”来评诗,那么也 自然有 自己的诗 歌批评的理论主张。根据吴建民著 《中国古代诗学原理》的第十二章 “诗歌功用论”,对照张维屏在 征《略》二编中的 批评实践 ,可以看出,张维屏用到了以下几种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法(知人论世)、客观分析批评法(以诗解 诗)、横 向比较批评法(识兼诸家),在这三种批评方法中,“以诗解诗”的方法用得较少,其余两种是他常用的批评 法。具体而言,张氏的诗歌批评在 《征略》二编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公正的批评态度;二是坚持横向 (纵向)比较批评法 ;三是贯彻 “知人论世”的社会历史批评法。 一 、 无私于轻重 ,不偏于爱憎 作诗是形象思维,而评诗是抽象思维,诗人未必善于评诗,而诗评家亦未必善于作诗,吴乔 《围炉诗话》云:“读 诗与作诗,用心各别”。然而,张维屏既是 “善评者”又是 “善作者”。作为诗歌批评主体,张维屏具备了 “博观”(刘勰 《知音》篇云:“圆照之象,务先博观”)的主体条件,他具有深厚的阅历,广博的知识,更有对当时 “肌理”、“格调”、“性 灵”、“神韵”各流派利弊的冷静思考。克服 “贵古贱今”、“崇 己抑人”、“信伪迷真”(刘勰 知《音》篇)等陋习,以 “无私于 轻重 ,不偏于爱憎”(刘勰 知《音》篇)的公平客观的态度 ,进行批评 ,不以个人兴趣 、爱好为出发点,给作 品以恰如其 分的评语。最典型的例子有三个 :一是指 出前文提到过的袁枚性灵诗中的 “浮”、“滑”之弊病 ;二是对王士祯 的评 论 :“阮亭先生诗 ,同时誉之者 固多,身后毁之者亦不少。推其致毁 ,盖有两端 ,一则标举神韵,易流为空调 ,一则过求 典雅 ,易掩却性灵 。然合全集观之 ,入蜀后诗骨愈苍 ,诗境愈熟 ,濡染大笔 ,积健为雄 ,直 同香象渡河 ,岂独羚羊挂 角。识曲听真,要当分别观之”、“渔阳入蜀后诗多苍健沉郁 ,即以近体论之,如 漫《兴十首》《三闾大夫庙》少《陵先生 祠》《陆宣公墓》《夔府城楼望八阵图》

文档评论(0)

gr4d52fg46fr3d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