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古族习惯法的法理学分析.pdf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200B年第2期
J.NORTE~]gSTUNIVnzRSITY阳 NAⅡoj 山I.I1ES(Pha唧 h)r蚰d,Sod~sd曲辟) No.2.2Oos
蒙古族习惯法的法理学分析
额尔登
(兰州大学 法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
[摘 要]蒙古族习惯法是蒙古族民间强制性的准法规范,它作为一种巨大深厚的社会存量,被特定的社会群体所
选择、收纳、共享,成为蒙古族共遵共循的行为准则。时至今日,它的生态法律意识,诚实、信用观仍值得保留和弘扬,但
其中自然经济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随意性等缺陷应予以摒除,而新构建的蒙古族习惯法应该能够在我国大发展的过
程中为国家制定法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蒙古族;习惯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08)02~0014—04
蒙古族是我们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做出
过卓越的贡献,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法律文化方面也不例外。蒙古族有着深厚的
法律文化底蕴,这种传统的法律文化积淀在业已逐步扩大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是促进还是抑制,
是主动适应还是尽快跟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蒙古族聚居
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质量,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蒙古族聚居地区(主要是内蒙古地区)能否
抓住这个机遇赶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一 、 蒙古族传统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各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特定的规范维护着本民族的共同利益,确定本民族成员问的权利义
务及本民族与外族的关系。这种特定规范(或风俗、习惯、惯例、族规祖训)就是民族习惯法。”【1]蒙古族
的习惯法在蒙古语中称为“约孙”,它有规矩、道理、缘由、礼法的含义。蒙古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蒙古族习惯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蒙古族保护自然生态的法律意识
“逐水草而居”是古代蒙古族游牧部落的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游牧业对大自然有很大的依赖
性,他们直接面对水流、草场、牲畜等自然生态物,因此,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保护成为古代蒙古人法律世
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牧民族而言,水是极其珍贵的生产和生活资源,因而,从古代就有许多关于
节约水资源的做法,它主要是通过有关敬水的生活禁忌体现出来,如,古代蒙古族不允许人们向水里溺
尿,平时不许人们在水里洗涤衣裳。《多桑蒙古史》记载:“禁洗涤衣服,应服之至于破敝。”这种规定看似
不可思议,实际上是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思想的体现。另外保护野生动物,禁杀怀胎的野兽,也是
自古就有的传统习惯。统一中国前,蒙哥汗就曾下令:“正月至六月怀羔野物勿杀。” J元世祖忽必烈至
元二十四年(1928年)--月曾下令:“禁畏吾地禽兽孕孳时畋猎。”【3j‘‘元朝诸帝都对保护野生动物下过敕
[收稿日期】2007—11—21
[作者简介】额尔登(1981一),男(蒙古族),甘肃肃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学研究。
一 14 —
令,规定了许多禁猎区,禁止打猎野猪、鹿、獐、免等动物。”【4J北元时期,以蒙古族世代相传的习惯法精
神为指导汇编制定的成文法《阿勒坦汗法典》、《卫拉特法典》,同样体现了保护草场及野生动物的法律思
想。如(阿勒坦汗法典》共114条,其中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条款有7条,条文规定不许偷猎野驴、黄
羊、狍子、野猪、獾、旱獭等动物,同时严禁燃放草原荒火。今天的蒙古族牧民对大自然仍然有着一种天
然的保护意识,例如在草原上人们基本不用干草点火,牛、羊、骆驼等牲畜的粪便是他们烧火取暖的重要
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蒙古民族已经把牲畜的排泄物不自觉地纳入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链条当中
了,自觉地遵循着保护生态的法则。
(二)以民事手段处罚刑事犯罪的传统法律意识
古代蒙古族以游牧生活为主,居住分散,因而,很多刑事犯罪不可能受到国家强行法的管辖,再者,
蒙古族生活在地广人稀的大草原,徒流等刑没有实际意义,加之蒙古族社会劳动力缺乏,罚畜在一定程
度上能给受害者以实际的补偿。因此,刑事犯罪大都是通过罚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