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社会学视角探析幼儿“插牌”选择区域活动的现象.pdf
学前敦育 基础轰唷硒充 2016/09
用社会学视角探析幼儿 “插牌”选择区域活动的现象
柴林姗
【摘 要】 “插牌”是幼儿实现区域活动自主权的理想状态,但受限于 “插牌”的选择顺序,幼儿在使用过 程中易出现扎堆拥抢、颠倒常规顺序更换他人 “插牌”、将 “插牌”视为游戏等 “违规”现象。教师可采取 “重 申规则一分级处理一专人看管一再立新规”的奖惩机制,于层级递进 中规范幼儿的游戏行为。但也存在 “插牌” 流于形式,成为一种特殊的惩罚,而主导权依然掌握在教师手 中等与初衷相悖的问题,故教师应理性对待 “插 牌”,将其视作手段而非 目的,把其用在合适的位置,尤其要将 “插牌”的主导权还给幼儿。 【关键词】 “插牌” 区域活动 是与非 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16)09—86—03
“插牌”选择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的常规做法 ,即 幼儿可根据兴趣和需要 自由选择区域活动。 “插牌” 的运用:一是保证区域活动的有序运作。每一个区域 活动的容量有限, “插牌”作为区域活动的标志,对 材料 、人数和布局等有明晰的规定 ,幼儿有目的的选 择可以防止无序带来的混乱和争执问题。二是均衡幼 儿选择区域活动的次数。教师可统计幼儿的 “插牌” 分布,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在不违背幼儿意愿的基 础上有效地纠正幼儿的 “偏区”现象 n],促成经验的 整体性。三是帮助教师合理规划区域活动。 “插牌” 使区域活动的选择过程明朗化,如果某一区域长期闲 置,教师可追溯原因,如材料是否丰富,难度是否适 宜,活动是否符合幼儿需要和发展等,对区域活动进 行补充或删减 。四是提升区域活动的质量。 “插牌” 使幼儿选择区域活动的 自主性扩大 ,还可使教师发现 个别差异 ,实现区域活动内容的生活化和形式的多元 化,达到幼儿经验增长、教师支架引导和区域活动品 质三方的完美结合。但是幼儿在使用 “插牌”时产生 了一些 “违规”现象,教师在重塑幼儿 “插牌”规则 意识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 “插牌”中的 “违规”现象
幼儿在 “插牌”选择区域活动时,一般以组为单 位 ,按 日或按周轮换。以角色游戏为例,它是幼儿时 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最符 合幼儿意愿的一种游戏 [23,每次都最先挂满,这意味
着即便按最快的轮换速度,幼儿也需要近两周的等待 才能玩第二次。因此,部分幼儿为增加选择的可能性, 会在 “插牌”时出现一些 “违规”行为。 (一)扎堆拥抢 为了能玩到 自己喜欢的区域,幼儿会在教师发出 指令后 ,快速奔赴 “插牌”现场 ,这在无形中营造了
一 种 “跑”和 “快”的竞争氛围。即使教师有意识控 制组与组间选择的时间,但幼儿依然容易挤在一起 , 陷入拥堵和推搡的困境。这既是危险的诱发因素,又 是 “插牌”功能失效的表现。 (二)颠倒常规顺序
一 日活动常规规定 ,幼儿应在小便、喝水等解决 完生理需求后,再进行 “插牌”拼插。但有些幼儿为 抢占先机,会提前把 自己的 “插牌”插在想玩的区域。 这既扰乱了其他常规的次序 ,导致一种无序状态,又 使规则只对遵守的幼儿有效 ,对按常规行事的幼儿是 不公平的。 (二)更换他人 “插牌” “插牌”是在保证幼儿自由选择基础上的有序使 用,但当幼儿看到想玩的区域活动被他人的 “插牌” 捷足先登时,占有的渴望超越了对违规的惧怕,会以 “我插牌”取代 “他插牌”。因此,班级中经常可以听 到幼儿 “插牌”被调换的告状声, “插牌”不见了的 求助声以及教师处理 “插牌”问题的呵责声。 (四)将 “插牌”视为游戏 “插牌”不仅是一项权利,而且还是一份责任。幼
柴林姗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幼儿园课程论研究 (南京 210000)
只 I JICHU JIAOYU YANJIU·基 甫硒i
柴林姗 用社会学视角探析幼儿 “插牌”选择区域活动的现象
儿要清楚地知道 “插牌”的放置表示今天要玩的区域 活动,不得盲 目选择或随意更换。但有些幼儿因事先 未做计划,或不满所选区域活动,会格外留意 “插牌” 墙上的空位,随时调换 自己的 “插牌”。当被其他幼儿 效仿后,幼儿便在 “插牌”墙上玩起了 “猫捉老鼠”的 游戏,时不时地查看和调换,忽视了真正的区域活动。
二、教师针对 “违规”现象采取的策略
针对上述幼儿使用 “插牌”过程中的 “违规”现 象 ,有教师采取 “亡羊补牢”的措施 :将 “插牌”规 则具体化,或将 “插牌”时间前置 E 3],但基本沿用 “重申规则一分级处理一专人看管一再立新规”的奖惩 手段,以确保 “插牌”的有序运用,促进区域活动的 正常开展。 (一)重申规则 据教师的经验分析,幼儿在 “插牌”中的 “违规” 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永州南部地区的石神崇拜.pdf
- 汉武帝茂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pdf
- 沉默的情境社会学阐释.pdf
-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学思考.pdf
- 法律与社会的断裂和融合——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社会学思考.pdf
- 法律的理性化——对韦伯《法律社会学》研究进路的考察.pdf
- 法律社会学与法律人类学的边界.pdf
- 法律社会学视角下的植物专利保护制度思考.pdf
-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藏医药保护.pdf
- 法社会学视野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公平性研究.pdf
- 用科学重建“社会”的权威——论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主旨.pdf
- 略论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pdf
- 略论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以制度史课程为例的考察.pdf
- 知识人、国族想象与学科构建:以近代社会学和民族学为例.pdf
- 知识社会学关于思维方式的理论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pdf
- 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理论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pdf
- 知识社会学视域中的教育知识生产——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立项课题的统计分析.pdf
- 知识社会学视野中实践美学的历史价值与学科重塑.pdf
- 知识追求与文化关怀: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批评.pdf
- 社会保障核心价值理念再思考——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社会公平理论分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