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doc
论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陈洵是桂派词学的一员主将。他与桂派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很密切。他的词体现了桂派在创作方面的实绩;他的“师周吴”和“贵留”的主张,是他在理论方面对桂派的重要贡献;他的说《梦窗词》,则是他在批评方面对桂派的重要贡献。正是在创作、理论和批评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奠定了他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桂派词学而不讲陈洵,无疑是很大的缺憾。
关键词:陈洵 桂派 创作 理论 批评
中图分类号:1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3-0152-07
“桂派”即“临桂词派”,是晚清民国时期继“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之后兴起的一个词派,因其创始人为广西临桂人王鹏运(1848~1904年),故名。最早提出“桂派”这一名称的是广东番禺人叶恭绰(1881~1968年)。他在《广箧中词》里讲:“幼遐(王鹏运)先生于词学独探本原,兼穷蕴奥,转移风会,领袖时流,吾常戏称为“桂派”先河,非过论也。疆村翁(朱祖谋)学词,实受先生引导。文道希丈(文廷式)之词,受先生攻错处亦正不少。”而最早对桂派名称的内涵予以说明的则是江西上犹人蔡嵩云(1888~1950年),他在《柯亭词论》里讲:
清词派别,可分三期。……第三期词派,创自王半塘鹏运,叶遐庵戏呼为桂派,予亦姑以桂派名之。和之者有郑叔问、况蕙风、朱疆村等,本张皋文意内言外之旨,参以凌次仲、戈顺卿审音持律之说,而益发挥光大之。此派最晚出,以立意为本,故词格颇高。以守律为用,故词法颇严。今世词学正宗,惟有此派。余皆少所树立,不能成派。其下者,野狐禅耳。故王、朱、郑、况诸家,词之家数虽不同,而词派则同。
蔡嵩云关于清词三期四派的划分,以及常州派与桂派之间的传承关系的描述大体正确,但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注意。一是关于桂派的性质和特点讲得不够到位。桂派和常州派确实有太多的联系。桂派也讲“意内言外”,也讲比兴、寄托,甚至把周济的“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奉为圭臬,但两派之间还有明显区别。常州派“以叶律为末”,以平常心对待词的声律问题,桂派则“以叶律为用”,甚至在声律问题上斤斤计较。这一点显然是受了浙西派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常州派的张惠言、董毅等人都不看好吴梦窗(文英),周济虽为吴梦窗讲过好话,但是并不讳言其“过嗜短订”的毛病。桂派却极力标举吴梦窗。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陈洵、吴梅、陈匪石、张尔田、杨铁夫、唐圭璋诸人讲吴梦窗时,从来不讲他的缺点,甚至不惜把他神化。桂派的视野比常州派更窄,局限性更大。二是把郑文焯(1856~1918年)列为桂派的代表人物,而忽略了陈洵这位主将。事实上,郑文焯虽然被称为“晚清四大家”,但是他的词学主张与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三人并不一样。他虽然批校过梦窗词,成就不在王、朱之下,但他并不推崇吴梦窗。他主张学柳耆卿、学姜白石,希望以柳、姜二家的“疏宕”来救吴的“质实”之弊。他也讲词律,但是他所用力者在词的音律(词乐),而不在词的格律(声韵)。他不主张严守四声。在“晚清四大家”里,他是很有些另类的。而陈洵则相反,极力标举吴梦窗,极力主张“严律”。他与王鹏运、朱祖谋和况周颐,可以称为“桂派四大家”。
桂派或“临桂词派”,是晚清民国时期词史和词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自20世纪上半叶直到今天,在研究桂派或临桂词派的41篇论文和7本书中,竟然没有一篇(部)是研究陈洵的。有一本名为《清代临桂词派研究》的书,一共列举了35位临桂词派成员的名字,居然没有陈洵!仅有的三篇研究陈洵的论文,则完全不讲他对桂派或临桂词派的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需要弥补的缺憾。
一、陈洵与桂派其他重要人物之关系
陈洵(1870~1942年),字述叔,号海绡,广东新会潮莲乡(今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潮连街道)人。他少时随父在佛山经商。后从吴道?F读书,补南海县学生员。1890年前后,因叔父陈昭常之荐,陈洵往江西瑞昌知县黄梅伯(元直)家教馆;1909年前后回到广州,在城西荔枝湾设馆授徒;1929年7月,经朱祖谋之荐,任国立中山大学词学教授。1938年10月,日军占据广州,中大内迁云南澄江,陈氏移居澳门。1940年10月,陈洵回到广州,任省立广东大学教授。1942年6月19日因患喉癌,卒于广州宝华正中约赁所。他著有《海绡词》三卷、补遗一卷,《海绡说词》一卷。
龙榆生讲,陈洵一生僻居粤中,性情“亦颇落落寡合”。但是我们据《海绡词》的有关题序来考察发现,他的交游并不算窄,仅他所交往、酬赠的文化人士就多达30人。这30人中,诗人占了9位,画家占了7位,戏曲艺人占了2位,学问僧占了1位,词人占了11位:谭少沅(颐年)、谭子端、伍文叔、戴翰风、许琴筑(颂澄)、黎六禾(国廉)、谭璩青(祖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