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pdf
第33卷第5期 吉林林业科技 V01.33No.5
FO砌鸯IRYSa殁忙E剐如l11Ⅺl矾010GY
2004年9月 JⅡIN sep.2004
文章编号:10Q5—7129(2004)05—0015—03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B
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赵彤堂,张桂荣,许卓道
(吉林省荒漠化治理办公室,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本文在分析吉林西部的生态特点、植物地域分布规律和林少草稀的主要矛盾之后,论述了乔灌草
结构是最佳生态结构,最后介绍了生态草建设工程是按照生态适应性和植物地域分布规律建设林草结
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生态环境;复合植被;生态安全
ofland s缸.ety
SystemicdeVeIopmentecolo百cal
in and
af.foI.estinggrass—planting
ZHAO
Tong一胁g,zHANGGui一嗍,)(U压uo—dao
0f
Dese础c出∞0伍ceJmn 13002l,Chim)
(coIT山“ng hD、rir眈,CI塘IlgchIlII
cIlaracteIisticS intIlis
we乱JiliII,Chi越weIe
柚矮随d:Ec010西∞l and吲oIlalplaI吐distrib嘶∞0f aIlalyzedpaper.
0ftherewitll op血咖m
灿miJ唔to伽l删sin工ationa觫scat涮仃嘲“印盯跎秽,theecoi峪calsmlctu弛by
缸I∞,8l】|nlb
and南dder秘iIl
eltotlle
bmd啊螂calsd匆sy咖iIla壬forestiI唱and秽一pl删119懈pI毯酬.
1畸wa“b:就0:峪caler而ID衄:lent;c0咄w臀妇;ecdI删8缸匆
榆外,还有向一乌、海一丰等三条大沙带贯穿其
l吉林西部的生态特点和植物地域分布规律
中,形成盐碱地与沙岗的间隔分布。按植被区
吉林省西部的13个县(市、区),从气候类划该地区属森林草原区。吉林省西部的松嫩平
型上讲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从农业生产类型 原和西辽河平原,5000年前属于森林草原地
上讲是农业与牧业的交错带;从土壤类型上讲, 带。这种景观一直延续到17世纪上半叶的清
既是我国土地沙漠化扩展的东缘,也是世界著 代太宗时代,现在通榆县境内的沙丘上还生长
名的三大苏打盐碱土分布地区之一。盐碱土主 着大量的天然榆树疏林,松花江、嫩江沿岸还有
要分布在中、北部,以大安、乾安为代表的地势 栎、榆等天然阔叶乔木的存在,这些都说明吉林
较低的闭流区;沙地除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通 省西部曾经是森林草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构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探讨.pdf
- 构建国土资源非诉案件执行司法与行政联动新机制.pdf
- 构建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框架.pdf
- 构建我国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新机制的思考.pdf
- 构建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尝试——兼评储运公司的"方案".pdf
- 构建新机制,促进国土资源高效和节约集约利用.pdf
- 构建机制破解难题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发挥机制作用提升工作水平现场交流会上的发言(摘要).pdf
- 构建河北省多赢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pdf
- 构建由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pdf
- 构建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