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巴蜀射箭文化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育文化导刊 2014 年 2 月 第 2 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2.Feb.2014 汉代巴蜀射箭文化探讨 秦立凯 刘超 郑贺 陈威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淮北 235000 ) 摘要:运用考古实物和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汉代巴蜀地区的射箭文化。汉代巴蜀地区的射箭 活动形式多样,射箭文化意蕴丰富;有射箭、弩射两大类 ; 射箭活动有立射、习射、骑射、弋 射、跪射等;弩射有蹶张、擘张等。巴蜀地区射箭活动是伴随汉代西南大开发进程而发展的, 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性。建议从文化传承和开发射箭文化功能的角度,弘扬射箭文化。 关键词:体育史;汉代;巴蜀地区;射箭文化 巴蜀地区是我国文明源地之一,历史时期对 布于枝间,着长袍之人弯弓拉弦在中间射鸟,呈 [3] 中国文明进程起到重要作用。而巴蜀地区射箭文 现出巴蜀区域的自由休闲的生活情趣(见图 2 )。 [1] [4] 化亦发展甚早,并且达到很高的水平。 汉代是 四川彭州“采莲、射猎图”。 画面一人正折 巴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射箭文化不 腰瞄准树上的大雁之类的鸟弓射,其中一只鸟正中 仅是汉代巴蜀地区开发的利器,而且是其文明发 箭落下,树上还有一只猿猴在树间攀越(见图 3 )。 展的标志,学者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拟 渠县沈氏阙石刻“射鸟”。[5] 画面展现的是一 作初步探索,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人正深弓腿屈膝,奋力拉弓射击树上的鸟儿,树 上也有一只猿猴在攀缘树木(见图 4 )。 1 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射箭文化 这几幅射箭图的主题都是射鸟或猴,具有强 汉代巴蜀地区的射箭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 烈的文化内涵。射鸟、射猴具有封候进爵的寓意, 射箭、弩射两大类。其中,射箭活动分为立射、 并且表达了道家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意愿,儒家对 习射、骑射、弋射、跪射等形式。弩射主要有立 生命延续的追求,表现了汉代的生命价值观。 张、坐张和臂张等形式。 1.1.2 习射 [6] 从姿势和装 1.1 射箭 德阳画像砖“习射”(见图 5 )。 1.1.1 立射 束来看,二位射手很可能在进行射箭比赛。[7] 这幅 就是直立身体射箭的形式。江津崖墓“射猎”。 图中二人显儒雅之态,体现了儒家学说对巴蜀地区 画面一人双手拉弓,前后呈弓步,向上在瞄准树上 的影响,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渗透到射箭文 [2] 前后弓步持弩可以使身体 化中来,使这一武术活动展现了深厚的文化色彩。 方的猎物(见图 1 )。 安定,便于准确射击目标。在古代战争中,这种弓 1.1.3 骑射 步瞄准姿势一般用于攻城,射击城池上的敌人。 四川自贡市富顺县石棺“西王母、青龙”。画 新津一号石棺“迎谒、射鸟”。画面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