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庸爱情描写地现代性.doc

  1. 1、本文档共2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金庸爱情描写的现代性 1、相关定义 1.1、爱情和婚姻不能定义和拯救女性 在传统的观念中,女性的人生、成功、耻辱、获救皆与爱情不可分割,如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救风尘》这样的古典戏剧中,风尘女子遇到一个忠厚的男人,从良嫁做人妇的皆大欢喜的故事不断上演。爱情成为女人的归宿和价值体现。男人的品质和地位可以定义他们的女人,奸夫的女人必是淫妇,夫荣则妻贵,女人始终作为一个附属物生活在男性的阴影之中,女人的身体和感情的归属成为评价她们的标准。这种思维定势同样被延续到新爱情的定则中,将生命和青春投入到与子一代的爱情同盟中的女性被赞扬和肯定,一个成功的伟大的丈夫给妻子的头顶带上光环,比如鲁迅和许广平。相反,男性则很少有这样的遭遇,一个男人可以有旧式婚姻,甚至生活糜烂娶妾嫖妓,但这些往往并不为人所道,或者被认为无关紧要。世人总是津津乐道于女性的爱情和婚姻经历,并认为这才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部分和价值所在。 《我在霞村的时候》价值在于提出了一个挑战:爱情和婚姻不能定义和拯救女性。 在延安的丁玲可谓是一个另类,一个不懂得归顺主流的挑战者。她挑战政权,挑战新的情况下的对女性的新的形式而内容不变的压抑与歧视。贞贞并不是我所研究的”新女性”的一员,但在这部作品中,丁玲投入了相当程度的自我,从而贞贞的命运和选择可以看作丁玲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挣扎的投射。 丁玲给予了贞贞的命运新的诠释。就世俗的眼光看来,贞贞这个女性无疑是不知好歹甚至是不知廉耻的,作为一名被日军掳去的慰安妇,被强奸甚至轮奸,染上了肮脏的性病,她却不认为自己是肮脏和低微的,而是坦然平静甚至是有些快乐的:”一点点有病的象征也没有,她的脸色红润,声音清晰,不显得拘束,也不觉得粗野,她并不含一点夸张,也使人感觉不到她有过什么牢骚,或是悲凉的意味。”正在这时,少年时代的恋人不计前嫌,热切的给予她爱情和新生活的许诺,她却拒绝了,甚至还表现出了”困兽”一般的焦灼,像个”复仇的女神”。 在贞贞的爱情婚姻问题上,世俗的旁观者是这样评价的:”这就又难说了,咱也摸不清,谣言自然是多得很,病是已经弄上身了,到那种地方,还保得住干净么!小老板的那头亲事,还不吹了,谁还肯要鬼子用过的女人,的的确确是有病,昨天晚上她自己也就说了。她这一跑,真变了,她说起鬼子来就像说 丁玲:《丁玲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5页。 到家常便饭似的,才十八岁呢,已经一点也不害臊了。”“这种破铜烂铁还搭臭架子,活该夏大宝倒霉 “。 甚至”我”,也认为这场爱情能够带给贞贞幸福和安定的生活:”我以为我是非常的同情他,尤其当现在的贞贞被很多人糟踏过,染上了不名誉的,难医的病症的时候,他还能耐心的来看视她,向她的父母提出要求,他不嫌弃她,不怕别人笑骂,他一定想着她这时更需要他,他明白一个男子在这样的时候,去对他相好的女人所应有的气概和责任。而贞贞呢,虽说在短短的时间中,我找不出她有很多的伤感和怨恨,她从没有表现出她现在很希望有一个男子来要她,或者就只说是抚慰吧。但她应该有些温暖才好,她是受过伤的,正因为她受伤太重,所以才养成她现在的强硬,她似乎是无所求于人的样子,但我总以为如果有些爱抚,非一般同情可比的怜惜,去温暖她的灵魂,是必须的。我喜欢她能哭一次,找到一个可以哭的地方去哭一次,我是希望着我有机会吃到这家人的喜酒,至少我也愿意听到一个喜讯再离开。” 外人因为贞贞的身体的屈辱而鄙视她,因为她的”被强奸”和”染病”而认为她是一个可怜的,低微的,无耻的女人,夏大宝的爱情是拯救她的唯一方式。然而,当贞贞的父母这样为她打算的时候,她的拒绝和反抗却是激烈的:”贞贞把脸收藏在一头纷乱的长发里,却望得见有两颗狰狞的眼睛从里边望着众人,我只走到她旁边便站住了。她似乎并没有感觉我的到来,或者也把我当做一个毫不足以介意的敌人之一吧了。她的样子完全变了,几乎使我不能在她的身上回想起一点点那些曾属于她的洒脱,明朗,愉快,她像一个被困的野兽,她像一个复仇的女神,她憎恨着谁呢?为什么要做出那末一副残酷的样子。” 贞贞说:”我觉得活在不认识的人面前,忙忙碌碌的,比活在家里,比活在有亲人的地方好些。这次他们既然答应送我到××去治病,那我就想留在那里学习,听说那里是大地方,学校多,什么人都可以学习的。大家扯在一堆并不会怎样好,那就还是分开,各奔各的前程。我这样打算是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旁人,所以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对不住人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快乐的地方。别人说我年轻,见识短,脾气别扭,我也不辩,有些事也并不必要别人知道。” 丁玲:《丁玲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0页。 同上,第448页。 同上,第449页。 丁玲:《丁玲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