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摄影作品《挟尸要价》谈主流媒体评价标准.docVIP

从摄影作品《挟尸要价》谈主流媒体评价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摄影作品《挟尸要价》谈主流媒体评价标准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和业界对于主流媒体的评价标准在认识和实践中都存在许多争议。本文通过对一则摄影作品的解读,结合《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实践,对主流媒体的评价标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等问题进行了解构和剖析,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关键词:摄影;《挟尸要价》;主流媒体;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J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55-02      8月18日晚,代表中国新闻摄影界最具学术性和权威性的年度赛事――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评选,把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颁给了一幅揭露社会公德缺失的作品《挟尸要价》。隔日,湖北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发文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的真实性,要求还原事实真相,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一石惊起千层浪,围绕该事件的讨论再次在网络、媒体上爆发。支持李玉泉的一方认为:部分媒体误读了照片场景,误导了社会大众;反对李的一方则认为:媒体既然宣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那么不仅需要讴歌真善美的作品,也需要揭露社会假恶丑的作品;而中立者则认为,若再轮番进行报道和“舌战”,无论孰是孰非,皆是对英雄的“巨大伤害”。显然,民众对此事件的关注,直接追溯到作为媒体自身的“责任担当”问题,这也是每一家号称“主流化转型”的媒体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主流媒体又有哪些外在的评价标准?本文试图结合《楚天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实践,对主流媒体评价标准进行一番解构。      一、主流媒体需担当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2009年10月9日,胡锦涛出席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当今社会,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正因为如此,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我们认为,媒体的社会责任包含两大方面,即媒体的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媒体的政治责任是与它作为“党的喉舌”的角色相关联的,必须为党和国家的利益服务。媒体的道德责任则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真实、及时、客观、准确、全面地报道国家政策和建设成果,为百姓分忧解难,禁止和抵制有偿新闻。在今年7月中旬中国记协举办的“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学术研讨会”上,罗以澄教授说:“主流化转型可以定位成五句话: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核心词就是‘责任担当’这四个字。”[1]那么,什么样的“责任担当”是主流媒体所必须具备的呢?笔者认为,党性原则仍然是每一名媒体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最基本要求,“要政治家办报”(毛泽东语),即媒体从业人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舆论导向,维护大局;从讲政治的高度区分事物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核心问题;从讲政治的高度反映社会众生相,表达民生疾苦,弘扬主旋律。由此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李玉泉发文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的真实性。我们可以回顾作为2009年“长江大学10#8226;24英雄群体”首发报道的媒体――《楚天都市报》对于同一事件的新闻切入点。   综合其他各家媒体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事实:一是该出事地点经常会发生溺水事件,几乎年年有类似悲剧发生;二是由于该江段频发溺水事故,导致专门有人成立了打捞公司,取得合法的营运手续,靠捞尸发财;三是事发当日有俩小孩落水,十余名90后大学生见义勇为,联手救人,其中三位大学生光荣牺牲;四是打捞公司和学校老师谈好了价钱并打捞遇难大学生的尸体,之前长江大学发生过类似的溺水事件,也是该打捞公司收费打捞上来的。   这样一起突发事件,《楚天都市报》在第一时间拿到了相关资料和图片。那么,新闻切入是从正面讴歌“90后大学生结梯救人”的英雄壮举,还是揭露打捞公司漫天要价、提出高额“捞尸费”等人性的丑恶呢?这两个新闻切入角度均可以实现新闻价值的迅速放大,均具有轰动一时的新闻效应。   经过权衡,作为正在主流化转型道路上跋涉前行的《楚天都市报》,综合了事件背景和前因后果之后,选择了不遗余力地弘扬“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人梯精神”与民族大义――“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切入点,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后来,“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被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湖北省见义勇为英雄群体”荣誉称号,并荣膺“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特别奖。“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2] 这样的新闻切入点选择,反映了作为一个主流化媒体的“责任担当”,即在突发事件报道中,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