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戏曲舞台空间处理窥其美学特征
戏曲舞台空间分类
“戏曲的舞台空间不是角色活动于其间的具体戏剧环境,而是抽象了的演员的表演场所。它的上下场门也不是同某一剧情发生地点相联系的通道,而是角色出入的抽象渠道”(沈达人著《戏曲的美学品格》P47,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戏曲的特征是“以虚拟实,以简代繁,以神传德,以少胜多”,其中“以虚拟实”、“以简代繁”、“以少胜多”讲的都是舞台空间的处理。戏曲的舞台空间不能够独立存在,必须依赖演员的表演才得以呈现在舞台上,而且总是与具体的剧目、剧情紧密相连。演出结束,观众离去,舞台的具体的空间也就随之消失,剧场中剩下的仅仅是不表示任何规定情境的舞台,所以人们常说戏曲是“移步换景”、“景随人迁”。戏曲舞台被艺人们结构成“一个中心、两条线、三个点、四个犄角”。对舞台空间的把握和认识靠着每一部戏甚至每一折戏,其中又体现出了它的特殊的空间设置。戏曲舞台空间呈现方式是千姿百态的,这里具体例举一些分类加以说明:
1、心理空间大于舞台空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中,“登山涉水”、“十八里相送到长亭”,舞台上空无一物,观众却随演员言行一一走遍十八里间的山山水水,随着人物行动的不断变化,使得舞台空间如行云流水般地连续移走。心理上和情感上的空间远远大于舞台实际空间,突破了舞台空间固有的局限。
2、两时、两地同时发生的情节。将舞台所代表的空间随意扩大,使得分处两地的双方角色同时包括在舞台画面中,呈现于观众的视觉之内。《杜十娘》中“沉江”一段,在上下场处各设一个表示船的“斜帐”,将杜十娘倾诉懊丧的“叹五更”与孙富的“数五更”和李甲的梦话,同时呈现在舞台上,以杜十娘的情感为主,交叉以另两个画面,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戏曲舞台的空间表现力大大地增强了。又如《一匹布》中“月城”一场也是经常用来说明戏曲特殊舞台空间处理的典型事例:张古董把妻子沈赛花借给盟弟李天龙,见深夜未归便去寻找,走在城门外,刚好关了城门,就在月城住了一夜。同时,舞台上还安排了沈赛花和李天龙在房中过夜的场景,而且两边对话有时还能对接,以沈、李二人的行动衬托了张古董焦急的心情。
3、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舞台空间下,临时划分出表演区,插入个别空间。《长坂坡》中刘备之妻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而准备投井自杀前,舞台前出现了曹营将领夏侯??等“分上,过场下”的画面,糜夫人投身入井后,舞台上又出现曹兵“杀过场”的场面。这里插入的场面不是为了简单地展现另一个空间的事件,而是在表现人物的主观见闻:糜夫人看到了远处追杀而来的曹营兵将才决定投井自杀。
4、对固定不变的舞台空间作多种切割。传统戏曲中的“打背躬”就属于此类。演员举手用袖挡住脸部,把自己和原来情境中的人和景“切割”开来,只有他一人留在观众的视线之内,其他人被切割到画面外了。
5、利用人物在特殊心理状态下的幻像来结构舞台空间。川剧《梵皇宫》中,少女耶律含嫣在梵皇宫邂逅英俊少年花云,萌生爱意。在乘车回家的路上,推车人明明是个有胡子的老汉,但当耶律含嫣端详推车人时,老汉竟然变成了她迷恋的意中人――白面无须的少年花云(推车人与花云由同一个演员扮演,利用表演特技使得胡子时有时无),这是耶律含嫣内心的错觉造成的幻像。
6、音画分离、错位。这是戏曲舞台中非常独特的一种空间处理方法。《打渔杀家》中一段:台上是萧桂英在家中惦念着去告状的父亲,不知结果怎样,焦急地盼望父亲及早回来:而后台传来的声音则是萧恩在县衙中受到刑罚之苦。这种声画的结合加深了观众对萧恩受难的同情。
戏曲舞台的空间特征
不同的艺术方法是不同的美学原则决定的。任何一种艺术细节表现都是其内在实质的外部表征而已,反过来我们顺着外部细节表征的特点分析下去,必然得到的是在感性基础上的关于本质的深入的质变般的理解。钱穆先生说“中国戏曲只是游戏三味。中国人所谓做戏,便是不真实,主要在求与真实能隔一层。”戏曲的抽象与写意的本质,要求它在各种程式、舞台空间、舞台美术、情节和人物设置等等所有的方面都为了这个本质服务,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演员和剧作者都是用美术图形来思维的,“戏曲表演是由构成戏剧情节的音乐、舞蹈构成的集体创作的组画。”“中国京剧亦如作画般,亦要抽离不逼真,至少在这点上,中国京剧已经是获得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主要之所在。”(钱穆《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收于《中国文学讲演集》P124,巴蜀书社1987年版。)这是扩大一层,将戏曲作为整个中国艺术共同精神的一个细节,了解了中国戏曲,就相应地管窥到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1、空灵
戏曲的舞台,毫无背景,道具寥寥,全凭演员手眼身法步的暗示与勾勒。昆曲《牡丹亭》中《还魂》一折,空旷的舞台上就只有一把椅子,而且只是到最后杜丽娘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