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中解构男权制文化入手。具体论述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启蒙自由女性主义文学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现代激进女性主义文学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4年以后)多元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特色。同时针对新世纪,着力于揭示新世纪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特点,指出了两性和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阐述人与自然的和谐、两性和谐发展是中国文化精神真谛。
关键词: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男权制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58-03
作者:封旭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彭晓春,湖南邵东县两市镇二中教师/宁向定,湖南邵东县魏家桥镇中心小学教师;湖南。长沙。410081
1.1 女性文学、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
为了更好的研究新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首先必须认真区分女性文学、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三者的内涵。
本人认为凡是妇女创作的作品,“只要是出自女子手笔,描写女性生活题材的文学”,同时还包括男作家创作的关于女性生活的作品,“反映在男权社会的苦闷、彷徨、哀怨、抗争的作品”,都称之为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来自英文Feminism,最初译作女权主义,有着很强的反对男权的政治色彩。张京嫒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992年出版后,国内学术界大都认同了“女性主义”的译法。在西方,女性主义经过了强调男女平等、强调男女差别、和谐男女关系三个阶段。
笔者从三个方面界定女性主义文学:一是女作家的作品;二是其作品有着鲜明而强烈的女性意识;三是以反性别歧视为基点。具体而言,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主要体现在中国女性作家所创造的、能从自我的生命体验出发、自觉维护女性尊严、抒写女性的自我意识、关心现实、追求独立人格、体现鲜明女性自审意识的文学作品中。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建立在女性文学的基础上,是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作品有意识地在对传统的男权制集权社会从经济、政治、家庭、文化等方面进行颠覆和消解,解放男权中心的性别压迫,从而使作品中的女性获得与男性平等,甚至独立于男性。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在作品中常见的内容和手段有:对男性的忽视或反面化描写,赋予女性男子汉的能力,以女性的胜利、男性的失败告终,彰显女性性别特征,强调私人化描写,大胆地暴露自己的隐秘等等,希望以此超越男性文学。
1.2 男权制及男权制文化
父权制(Patriarchy)概念,首先在人类学、社会学界使用。比如社会学辞典解释说,父权制是“有家长权的男子统治、支配所有的家族成员的家族形态”。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登上历史舞台。其间男性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自我肯定的洗礼,而妇女由于退出社会性的生产而导致了妇女地位的衰落。“这种人类的一半高于另一半的等级制,毒害了人类的所有关系。”父权制在有的场合又被称为男权制,本文在行文中混用,正如李银河在她的《关于男权制的笔记》所言,“从众多的关于父权制的定义看,父权制与男权制完全重叠。应当可以通假,视为同义词”。
男权制文化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它渗透在所有的观念、制度和行为之中,不仅仅限制在经济和政治活动这类公共领域之中,而且是一切两性之间关系的特征。男权制文化的普遍性,使得男权制文化对女性根深蒂固的偏见渗透于社会的、观念的各种网络之间。男女两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建构出两组相互对立的品格:理性与情感、勇敢与怯懦、强壮与柔弱、公共与私人等。将男性置于等级制中的优等地位,而置女性于卑贱地位,并视女性为从属性别。这种意识形态话语为男性对女性的统治提供借口,把女性们捆绑于家庭劳役之中,排除于公共生活、理性与客观性声音之外。这种男优女劣、男尊女卑的传统的性别角色特征来自于男权制文化对女性的期望与控制,是传统男权的价值标准尺度在文化中的折射。以至于激进女性主义者宣称,正是因为男权制文化的无处不在,使得一切社会中的男性都拥有凌驾于女性之上的权力。
一般而言,在女性主义文学视野中的男女关系实质上就是男性文化主宰,在男性主导话语里也有个别的女性声音能穿透男性声音的重重屏障谱成乐章,但这些声音也在男性话语的强力渗透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屈从于男性话语的无奈和无力,无法保持女性话语的独立和纯洁。“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供她使用的语言,所有的语言都是他们发明来攻击和侮辱第二性的,所有的语言都被他们垄断了。”这表现为在文学的表现形态上,男性可以通过血腥的征服社会或自然的方式来证明自身存在,而女性只能通过与男性的情感维系来证明自身存在。这正是由历代的男性主流话语构成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对女性话语权力的剥夺,使得她们无法改变强加在她们身上的种种历史偏见。
众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