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京城拜宗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难忘京城拜宗师   启功先生驾鹤离我们远去了,他是全国人民爱戴的书法家,有口皆碑,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丹青墨宝、他的人格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我第一次拜访启功先生是在1979年冬,那时我往北京学习,正值常州书友羿良忠来京,便在一个寒风凛冽、没有太阳的下午,相约拜访心仪已久的启功先生。我们几经周折,找到了小乘巷86号,见到了门旁北师大对来访者不得超过十分钟的告示和“熊猫病了,请勿打扰”的字条,我们还是心有余悸地敲了一下门。启老亲自来开门,见到这是―个典型的京城小院落,启老住在南屋,满室尽是书香,在惊喜中发现屋内已有两位青年,启老正请他们离开。我们尚未入坐,随即出示习作,羿良忠出示的是临写的整本楷书《多宝塔》,我出示的是临写的整本欧楷《九成宫》和几张行书的《圣教序》。启老认真地一页一页观看,并时时指点优劣,认为我们临得很认真很扎实。又说,有些年轻人说是来学书,又不临帖,写给他们字以后就不来了,是来骗字的,这样不好,你们才是真正学书的人。为了指出我在临写《圣教序》中的毛病,启老拿出了一支我认为质量很差的毛笔,扭开后便舔水蘸墨示范,写出了他特别隽雅的行书,并语重心长地说,楷书、行书结构要紧凑,间架不好,就谈不上用笔。而行书用处最大,需特别用功。看着启老的示范,听着启老的教导,我当时只觉热流全身。我禁不住问启老:“此笔多少钱一支?”,启老说“七分钱”,并笑咪咪地说,笔不在好坏,关键在于会用一一这是我刻骨铭心的教诲。时间不觉已过两个多小时,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小乘巷。夜间,我在前门外的旅舍,写了一首七律:      小乘名巷拜宗师,一见心源解百思。   细语微微传妙道,高风阵阵启灵扉。   现涵冻月磨深院,笔绕银蚕吐灿烂。   方屋夜寒天地大,鉴今研史展清姿。   其实,此次拜访,收获最大的是羿良忠,他由于经常上京,成为了启老的入室弟子,而我只是问学者。回常州后,我将此诗恭楷抄录寄给了启老,启老则托羿良忠带回一张赠我的墨宝,让我喜出望外,开心了好几天。   第二次拜访启老是在1981年秋天的卜午,我又一次叩开了小乘巷的木门,到了坚净居,启老见我就说,你还会做诗呢,我说正在学习。这次启老对我大谈诗词,问我是跟谁学的,我说是自学的,抄了一整本王力《汉语诗律学》就弄通了平仄。启老说你们南方人会辨入声字,而北人只能靠背,还问常州话中入声字是怎么说的,我列举了几个,启老眼睛一眯而笑,随即转到讲他喜欢姜白石的词和元遗山的诗,我说回去一定好好看。我出示了油印的诗稿习作,启老翻了几页,对我填的《满路花》和《踏莎行》两首词,先夸奖一番,然后拿出笔来,修改了四处,使之词味大增。又对我说,每首诗词,都有字眼,把一些关键的字用活了,就更有趣。通过启老的点拨,我的诗词创作兴趣殊浓,着实进步了不少。   之后的十多年中,我到京想拜访启老,但启老都不在京,去参加全国古书画巡回鉴定了。直到1992年春,常州市博物馆派我筹办谢稚柳艺术馆工作,根据谢老意愿,赴京去请启老题写馆名。在春寒料峭的――天上午,我与博物馆副馆长姚士宏驱车到北师大红六楼拜访启老,谁知启老发热多天在家吊盐水,校办主任侯刚先生站在门口对我们说不能久留。进房后见启老一脸疲惫,坐在椅子上挂盐水,我们很不好意思。启老对我们说,谢老的馆名一定写,今天写不了,等我精神一好,写亡寄给你们,又说谢老是多年老友,不能不写,也不敢不写啊。然后启老又兴致甚浓地谈起和谢老在―起的事来,我们不便久留(因为候刚先生在旁向我暗示),匆匆告辞,离开浮光掠影楼。回常州后,我又写了一首七律,寄启老,以表敬仰之情:   昔聆教诲小乘巷,今拜宗师红六楼。   鹤树时鸣康乐鸟,鹅池长驻木兰舟。   光浮海国声名远,影掠云霞河汉流。   山谷风姿庾信笔,口碑赢得满神州。   过了半个月,正值北京张荣庆先生来常州开个人书展,在我办公室小坐时,门卫送来了一个大信封,只粘了二张二毛钱的邮票,并没有挂号。我对张荣庆先生说,启老的信来了,同时小心地打开信封,里面装着一张他写了两遍的“谢稚柳艺术馆”,并附一信,是用软头笔所写:“鹏飞同志,赐示拜悉,大作当行出色,于令诚堪敬服,唯垂奖不敢当耳。贱体大病逾月,疲惫不堪,勉题谢老艺术馆牌,几不成字,姑寄呈,如不符合用处,请示不再写。大作亦不克奉和,只有随时诵习点,专此即颂,大安!”张先生看着信对我说,此信尤为珍贵,当宝藏之。此信除了张先生阅过外,我只给徐利明看过,因为我怕有炫耀之嫌,所以秘不示人。启老信中所言,我一直将其作为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启老题的馆名制成红匾后,悬挂于艺术馆门上,十月份开馆时,谢稚柳先生看后,特别开心,我将启老的墨宝裱件和横匾拍了照片后寄给了启老。   第四次拜访启老是和徐利明一同前往的,是在1993年7月4日。徐利明是启老的高足,事先已约好。当天下午3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