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的题画诗探析
摘要:苏轼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卓有成就的书画家。他创作的题画诗不仅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想象特点,而且成功地将空间艺术化为语言艺术,扩展和深化了画中的意境,反映出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及精辟的绘画思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苏轼;题画诗;形神兼备;想象奇幻;佛老思想;归隐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22-03
作者:袁丹,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浙江,杭州,310007
题画诗是集诗、书、画为一体特有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突出艺术作品就要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般,又要有深刻的内涵,如诗的韵味,诗画结合,揭示了艺术耐人寻味的美的境界。清代诗人沈德潜的《说诗??语》认为:“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就是说在杜甫的启发下,后来诗人多有题画诗之作,而苏轼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的题画诗不仅能够尊重画作本身,而且能缘物寄情,开发议论。其题材之丰富,见解之精辟,为后世题画诗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形神兼备
苏轼是北宋“文人画”领袖,他非常推崇唐代人物画家吴道子的绝艺,认为“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吴道子的能事就体现在“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既不违反常法,又能自出新意;既极豪放,又仍符合规律。而所谓法度、妙理,苏轼的解释是: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1]显然苏轼认为吴道子画艺之妙,就在于他能“如以灯取影”一般,而且精细到好像计算了与真相“不差毫末”的“自然之数”来描画他所创造的人物。因为只有在外部形态高度相似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内部形态的神似。如果只有形似的话,就会被认为“见与儿童邻”了。[2]
一首《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最能体现苏轼的绘画思想,“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他列举了唐代画家边鸾、宋代画家赵昌以及王主簿的画都是传神的代表,强调了诗画在本质上是相通一致的,诗画创作贵在自然与清新,论画不独求其“形似”,还须“传神”,要形神俱似,画的写生传神之上还要达到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3]提出了气韵生动的艺术主张,认为画家作画要重视主观的意兴心绪,追求“象外之美”只是把写实放到次要的位置,不拘于客观物体的形式,追求流畅传神的气韵神采,而不是要放弃形的创作。另外,苏轼在绘画创作上追求创新,反对“陈规”。传说,苏轼在试院中,乘兴以朱笔画竹,他人问:“世间哪有朱色竹?”他反问道:“世间又哪有墨竹呢”。他常常画竹竿不画竹节,并解释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这就是一种重视个性发挥,无视常形的例子。
二、想象奇幻
苏轼是一位浪漫主义色彩极浓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丰富而奇幻的想象。尤其是山水画,广袤的视觉空间与想象空间为诗人精神的自由驰骋提供了舞台,诗人可以脱离现实,展现愿望,还自身一个自主、自悦的艺术世界。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首先再现了原画的景物且传达了原画的精神,并加进了自己的知趣,给人以诗意的补充。跌涨无常的野水,一到秋天,水位下降,岸边露出涨水痕迹,古老的树根露出水面,一个“霜”字点出了深秋景象,“扁舟一棹归何处?”他认为归去也是画境以外的“黄叶村”。苏轼利用想象,从画中写到画外,让人们的思绪同扁舟一样摇曳而去,突破画面的拘束而发生广阔的联想。
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也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传说,为全诗增加了不少情调和风趣。“孤山久与船低昂”写出了人坐在船上的看望孤山的感觉:船随着浪头的高低,孤山便也呈现出高低。苏轼通过这种动态描写,把画中的景物活灵活现地写活了。“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原本写得是晨光中大孤山、小孤山的水中倒影,他却把它想象成江水好似早起打开的明镜,照着美女新梳的两个发髻。末句运用“小姑前年嫁彭郎”这个民间传说使全诗妙趣横生,增加了全诗的意境。这就是苏轼巧妙地运用想象,贴切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赋于画无限的活力,升华了自然。
《续丽人行》也是苏轼运用想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在看了唐代画家周?P的一幅“背面欠伸内人”画之后写的。苏轼先是把它和杜甫的《丽人行》联系起来,当年杨贵妃姐妹游宴曲江时,老百姓“只许腰肢背后看”,继而又联想起了汉朝的梁鸿与妻子孟光举案齐眉,夫妇互敬互爱的故事。说明民间妇女的自由快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ouse of David《大卫王朝(2025)》第一季第七集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House of David《大卫王朝(2025)》第一季第五集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产后中医康复课件.pptx VIP
- House of David《大卫王朝(2025)》第一季第四集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House of David《大卫王朝(2025)》第一季第二集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House of David《大卫王朝(2025)》第一季第一集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高中英语_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煤炭勘探技术进展与勘测质量管控研究.docx VIP
- 线路工程项目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清单.doc VIP
- 旅游新业态下城市民宿设计的创新与实践——以昆明上河院为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