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之 孔子思想与儒学精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建水文庙:礼门 《孟子·万章下》 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邹城孟府:礼门义路 礼也者,理也 《孔子家语》: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 《礼记·礼器》: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 “礼仪”与“礼义”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 (基本精神;仪式规矩)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 “礼”的分类 人生礼仪: 《礼记·王制》概括了冠、昏、丧、祭、乡、相见等“六礼”。 晏婴: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人生礼仪—“成人”之学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颜回问于孔子曰:“成人之行若何?”子曰:“达于情性之理,通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原。若此可谓成人矣。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 (《孔子家语·颜回》) 途径:冠礼与“成人” 令月吉日, 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 顺尔成德。 三加弥尊,谕其志也 (1)﹡在东阶举行; (2)﹡取“字”见尊 ; (3)﹡教导; (4)﹡与兄弟、姑姊相见; (5)﹡拜见国君、卿大夫和尊长 冠礼的本质意义 《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国语》 :“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 三、仁:修己安人,推己及人 从身从心,上下结构。“忎,古文仁从千心。……”—《说文解字》 《中庸》说:“成己,仁也。” 《论语》:“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郭店楚简《穷达以时》:“君子敦于反己” 仁爱:从“亲亲”开始 仁的本义:“反求诸身”,即反省自身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的推延: 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孔子家语》、《礼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泛爱众 。(《论语》) 3、仁爱及于鸟兽。(《孔子家语》) 修己——孝亲——仁民——爱物 忠恕:修己安人 ■ 《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推己及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四、中:鲜能久持的思维方式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先秦时期“庸”与“用”相通。“中庸”即“中用”,即“用中”、“使用中道”。 “中庸”即“用中” 孔子:“执其两端用其中” 。 “中”不能一眼看透;不是数理意义上的“中间”。 荀子:礼之於正国家也,如权衡之於轻重也。 宋朝以前曲阜孔庙的大门 原名:中和门 后来:大中门 孔子思想与儒学精髓 孔子思想与儒学精髓 一、熟悉?还是陌生? 二、礼:规则、秩序及其养成 三、仁:修己安人,推己及人 四、中:行为准则、思维方式 五、孔子儒家的人生境界 一、熟悉?还是陌生?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大概还找不出第二个人,像中国的孔子这样,在差不多两千五百多年的日子里,受到无数亿万人的关注,从尊崇、膜拜,到评论、指责,乃至谩骂、揶揄,竟从未中断过。 ——“中国文化史的一大景观” 哪个才是真实的孔子? “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圣人? 满口纲常礼教的封建“卫道士”?拉历史倒车的“复辟狂”? 善解人意的朋友;通情达理的长者;谆谆善诱的师长?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杨朝明:《真实的孔子》,《光明日报》 2010年1月28日 柳诒徵先生——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文化的结构和层级 表层——物质文化

文档评论(0)

飞花落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