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姑息关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所不知道“姑息关怀”

你所不知道“姑息关怀”   当真正面对死亡时,多数人会变得情绪失常,低落、抑郁、烦躁、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抑让他们痛苦不堪。   让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病人能够有尊严地面对死亡,是姑息关怀科自始至终坚守的信条。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姑息医学: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的、社会心理和宗教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病人和他们的亲人的生命质量。      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繁华的市中心,在这车水马龙、人潮如织的黄金地段会静静地存在这样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地带――姑息关怀科。这里,死神随时都会降临。   坐落在成都人民南路三段的华西附四院4楼的姑息关怀科和别处的科室不一样,别处的科室病人来都是抱着康复、病愈、好好活着的目的,但是这里却是通向生命终点的地方,来到这里就意味着生命即将走向尽头。   2012年3月9日上午11时,33号病床的肝癌患者去世了,医生和护理工将死者的躯体放进担架抬出病房,从走廊的这一端抬向另一端的电梯这短短的路程中,死者家属低低的抽泣和压抑的哭声在走廊里来来回回,消散不去。   华西附四院姑息关怀科的医生陈惠平压低了声音告诉我们,每天在姑息关怀科都有去世的人,每天他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场面。   重症监护室里的刘大爷今年81岁,结肠癌末期的他住进了这里。去采访的那天,刘大爷精神很好,姑息关怀科主任李金祥教授向刘大爷的家人详细地询问了刘大爷的进食状况,仔细看了看刘大爷正在输液的瓶子里的药水情况,不断地鼓励刘大爷要好好保养,安慰他说目前情况很稳定。   走出病房,李金祥教授脸色严肃了下来,他说:“很多患者说不定哪天就去世了,所以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心情愉悦。”   在这样一个常人看来略显神秘和不安的地方,这群姑息关怀的医生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一个留不住人的科室   姑息关怀科室目前有8个医生,18个护士,在院的病人90个,病床服务病人138个,人手上的紧张让医生、护士常常疲惫不堪。   在这里工作的医生和护士年???都不大,二三十岁的年纪就需要面对比其他科室人员更多的工作压力,如果遇到病人濒死的那几天,工作压力更是巨大。24小时留守医院,随时检查病房里病人的情况,记录患者病情,配药,照顾,心理安慰……是他们丝毫不间断的事情。   陈惠平医生是李金祥教授得力的助手,也是在姑息关怀科室面临要解体时主动申请到这里来工作的医生。   那是2004年,姑息关怀科遭遇了一次重大的人员流失重创。当时和李金祥教授一起工作的另外两名医生分别提出辞呈,理由是心理上实在承受不了每天面对病人死亡的压力,同时由于科室刚刚成立不久,人员的紧缺、科室生存的压力以及每天24小时在岗的规定让他们不堪重负。面对并肩战斗的同事执意地离去,李金祥感到心力交瘁,难道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科室就要这样夭折了吗?   这时年轻的陈惠平主动申请从老年科调到姑息关怀科工作,而李金祥对陈惠平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要当半年的住院主治医生,也就是半年时间必须天天24小时在医院。   陈惠平接受了这样一个严峻的挑战,也让科室有了喘息之机。   “申请到这里来工作,家人还是很支持,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医生,而且父亲在几年前患肝癌去世,所以家人特别能理解我的工作。”陈惠平说。   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对于干这样一份工作是异常珍贵的。在科室创立不久时,每年都会面临科室医生护士全部换人的境况,“许多年轻的男医生或者女医生都愿意到这里工作,但他们的家人或者朋友却不理解,甚至不愿意让他们到这里来,于是干不了多久他们就走了。”   姑息关怀科几乎24小时无休,每天一早就开始查房,检查每一个病房每一个床位病人的情况,测体温、换药水、做记录是每天必做的事,如果碰到病人情绪不稳定,医生或者护士还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抚。   精神上的压力是导致许多医生护士“出走”的原因。据姑息关怀科资料显示,去年该科室的李嘉诚基金会服务项目在年初时收治了613位病人,到今年元旦剩下70名左右的病人,接近90%的病人在当年去世;病房服务去年收治500名病人,在今年元旦也有接近90%的病人在当年去世。这样一个数字算下来几乎每天都有1-2名病人去世,频繁的病人死亡让不少医生和护士心理变得敏感、脆弱,更有甚者患上了失眠、抑郁等症状。      “我是全世界最廉价的教授”   “我是全世界最廉价的教授,我们科室也是最廉价的科室。”李金祥教授说出这样的话时显得无奈又自嘲。   每个月医生和护士都有出诊的要求,出诊费每个月600元钱,每个礼拜要完成5个病人的出诊,出诊所到之处都是乡下田间,很偏远。但由于时间紧路程长,所以经常有完不成指标的时候。通常这个时候1个月的出诊费就减少一半,只剩下300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