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外科学总论课件外科感染知识讲稿.ppt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感染。外科干预。;一、外科感染概论;(一)?? 分类;(一)?分 类;(一)?? 分类;按感染的发生情况分为:
原发性、继发性、混合性、二重性、条件性(机会性)和医院内感染。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二)?病因和病理;外科感染发病机制;外科感染发病机制;外科感染发病机制;外科感染发病机制; 病因:
①大量致病微生物入侵机体并生长繁殖,致病作用与其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相关。
②人体局部和全身防御机能降低和被损坏。;常见致病菌:
G(+):葡萄球菌、链球菌;
G(-):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厌氧菌、真菌。
;病理生理:
局部充血、渗出、坏死、
全身中毒症状
;转归:
①??炎症局限吸收或脓肿肉芽愈合
②???慢性感染
③???感染扩散
;(三)?? 临床表现与诊断;(四)?? 治疗; 局部:
患部制动、敷药、理疗
脓肿引流、
切除发炎脏器。
;;二、软组织感染;1.疖: 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 化脓感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葡萄球菌;;2.痈:
定义:多个毛囊及其附属皮脂腺的急性感染或多个疖融合。
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
部位:颈、背、腋、会阴等;;3.急性蜂窝织炎:溶血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厌氧菌引起的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散结缔组织急性弥漫性化脓感染。;;4.新生儿皮下坏疽:金葡菌→蜂窝织炎;5.丹毒:乙型溶血链球菌从皮肤粘膜侵犯皮下网状淋巴管所致急性炎症。;6.急性淋巴管和淋巴结炎:溶血性链球菌或金葡菌,从皮肤粘膜侵入或其他病灶蔓延之邻近淋巴管或区域淋巴结。;7.脓肿:急性感染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坏死液化出现的局部积脓,常是金葡菌。;;三、手部感染:;特殊性:
①掌面皮肤表皮层厚,皮下脓肿难从表面溃破;
②掌面皮下有致密纤维组织索,感染向深部发展,引起腱鞘炎、骨髓炎;;;1.甲沟炎:
甲沟或甲沟周围组织的感染,金葡、真菌。
;2.脓性指头炎:
末节指掌面皮下感染,痛、肿,
金葡菌。
搏动性→指骨缺血坏死,骨髓炎。;3.?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手掌深部间隙感染,金葡。;腱鞘炎:指匀肿,关节微弯,伸指痛↑
滑囊炎:
尺侧——小鱼际,小指肿痛微屈;
桡侧——大鱼际,拇肿不能伸和外展。;;腱鞘;桡侧滑液囊、尺侧滑液囊;鱼际间隙(和实食指相通)、掌中间
隙(和中指\无名指相通,故中指的感染可通过掌中间隙到无名指)(小指
感染通过腱鞘到尺侧滑液囊,到桡侧滑液囊,到大拇指的腱鞘.故大拇指
和小指感染可互通);腱
鞘
炎
的
切
口
部
位; 桡侧滑液囊、尺侧滑液囊
鱼际间隙、掌中间隙的切开线;四、全身性感染; 病原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其内生长繁殖,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症状或中毒症状现象,称为全身性感染。;;;;病因:
①?致病菌毒力大、数量多
②广谱抗生素致菌丛失调
③机体抵抗力差,老弱、贫血、低蛋白、长期消耗、激素、抗癌、免疫抑制、糖尿病、尿毒症
④病灶处理不当:静脉导管感染,肠源性感染。;临床表现
①一般:急、重、T↑、P↑、R↑、BP↓、休克、神志↓,肝脾肿大,黄疸,WBC↑,酸中毒,肾衰。
②?特殊表现:
败血症:寒战高热,稽留热,血培养(+),无转移脓肿。
脓血症:阵发寒战高热,弛张热,血培养(±),有转移脓肿。
毒血症:高热,脉细速,贫血,血培养(-),无转移脓肿。;;治疗原则: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去除感染病灶,适当使用抗生素,积极支持疗法,对症处理症状。
;;;;五、有芽胞厌氧菌感染; 一?? 破伤风(tetanus);2.临床表现:
①??潜伏期6~10日,前驱期12~24h。
②?张口困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呼吸肌痉挛→死亡。
③?轻微刺激(声、光、电、振动)诱发痉挛。
④??发作期清醒,无高热。
⑤?并发症:骨折、尿潴留、呼吸停止、窒息、肺感染、酸中毒、循环衰竭。
;3.治疗
原则: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TAT、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胃肠外营养、PG、Flagyl、吸痰、气管切开)。
;;二?气性坏疽(gas gangrene);;2.表现:潜伏期 早8-10h,迟5-6日
①?迅速发展的全身中毒症状、贫血严重
②患部肿裂样剧痛,苍白→紫红→紫黑,伤口出气、臭水、死耗子味
③??12-20h全面崩溃,24-48h死亡??;;3.治疗:
①?紧急手术:清创或截肢
②?大量青霉素、甲硝唑
③高压氧:抑制伤口气性坏疽杆菌的生长繁殖
④?全身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六、外科抗生素使用原则;1.适应症:
①?较严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