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一 第二板块 春江花月夜 Word版含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一 第二板块 春江花月夜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一 第二板块 春江花月夜 Word版含答案

第二板块 对应学生用书P4 一、字音识记 1.滟滟()      2.芳甸() 3.霰粒() 4.扁舟() 5.捣衣砧() 6.碣石() 二、词语释义 1.滟滟随波千万里: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 2.江流宛转绕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月照花林皆似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皎皎空中孤月轮:月光明亮的样子 5.谁家今夜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6.应照离人妆镜台:指思妇 7.碣石潇湘无限路: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潇水与湘水,二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流入洞庭湖。潇湘和碣石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三、名句背诵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5.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6.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 段解:诗的开头先点出了题目中“春、江、月”三字。 ] 段解:这四句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用其他景物来衬托月光的皎洁。 ] 段解:这已不仅仅是写景,几乎是在探索宇宙的开始,追溯人生的开端。 段解:由疑问转为感慨,想象了月的期待,引出下文思妇的期待。 ] 段解:思妇的期待。 ] 段解: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平添思妇内心的愁苦。 段解:这四句把梦境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是梦是醒,思妇自己也分辨不清了。 ] 段解:以月落收尾,将无限的离愁,洒满在江边的树上。 对应学生用书P5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仅存诗两首。 二、相关背景 张若虚写此诗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他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这些景色让作者沉醉了,于是他心中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 三、内容提要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此外,在绵绵相思中还饱含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四、写法借鉴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游子离愁的情怀,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徘徊在楼上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 2.角度多变,色彩斑斓 同是写月光,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白沙上不易被察觉的月光,有梳妆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石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富于变化。此外,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的月光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的出现变化,整首诗在色调上也取得了斑斓的效果。 重点揣摩 1.这首诗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人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诗人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物象,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优美恬静而又流光溢彩的绝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这些景物幽美深远,空明澄澈,美妙绝伦。 2.试赏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生”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生”的意思是“升起”。春江水涨,把江面拓宽,与大海连平,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诗人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紧扣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几句从描写景色转向了什么? 参考答案:转向了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和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4.这首诗把现实中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这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虚实结合。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虚实相生。这样写使景物迷离恍惚,气氛朦胧。 对应学生用书P108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滟滟()    芳甸()   徘徊() B.霰粒() 潇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