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风”意象看苏轼词丰富情感内涵
从“风”意象看苏轼词丰富情感内涵
摘 要:苏轼在词中创造性地运用了“风”这一意象。在传统婉约词的创作之外,扩大了“风”意象的表现功能,在词中表现了一种比较“完全”和“具体”的“士大夫情怀”,建构了苏词丰富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苏轼 风意象 情感内涵
人类的情感思绪有着如风般的无迹可寻却又丰富多样的特点,同时,风又常常以其无形无影且又富于变化的独特存在方式影响着人类的情感世界。在苏轼词中以“风”入词处共有149次,是词中仅次于“花”的第二大意象。[1]苏轼词中“风”意象的使用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一是单纯意象,如“秋风”、“东风”、“和风”、“回风”等;二是复合意象,如“风雨”、“风露”之类;三是组合意象,如“风+雨”、“风+云+水”、“风+烛影”、“风+珠帘”等。苏轼“以诗为词”,把词从“应歌”和“艳科”的圈子拉向了宽广的社会,能够在词中表现一种比较“完全”和“具体”的“士大夫情怀”。[2]而“风”正是以其无形无影且富于变化的独特存在方式,成为苏轼于传统婉约词之外,传达士大夫文人更为丰富的情感世界的重要意象。下面则是通过两方面对苏轼词中“风”意象的简单分析。
一
苏轼延续着传统婉约词的创作。或是使用如“秋风”、“东风”、“回风”之类的单纯意象,或是使用“风”与“柳”、“风”与“柳絮”等意象的组合,这些意象在表达思念之情与赞美舞鬟的舞姿的同时,共同构成了苏轼婉约词的丰富内涵。
其一,赞美舞鬟舞姿的婀娜。主要体现在“回风”这一特定意象,或是“风”与“柳”、“风”与“柳絮”等意象的组合。如《南歌子》(绀绾双蟠髻)中“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便是通过“风”、“柳”这两个意象,形成了一幅清风吹拂着细柳,在风中摇曳多姿的情境,进而以细柳的摇曳之态赞美了舞鬟舞姿的婀娜。而《菩萨蛮》(涂香莫惜莲承步)中“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则是通过“回风”这一特定意象,展现旋转如风的舞步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赞叹了舞步的轻盈与舞姿的动人。
其二,因“风”而生思念之情。主要体现在如“秋风”、“东风”之类的单纯意象的运用和“风”与“烛影”之类意象的组合。如一首《蝶恋花》: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苏轼在作于同一时期的《书遗蔡允元》一文中有“仆闲居六年,复出从仕。自六月被命,今始至淮上,大风三日不得渡。”[3]2262而在这首词中,苏轼则是以“万里”二字,同样的点出了“大风三日”的悲凉,而“秋风”这一意象,则是以其无形无影却又满载悲凉的特点萦绕在秋夜、秋月的缠绵之中,牵动着寄居外地的苏轼对于妻室浓浓的思念。 其他如《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一词中“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则是在迎面东风,痛泪成行的场景之中,表达了词人接到乡书之后的矛盾、痛苦与思念之情。《浣溪沙》“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菩萨蛮》“秋风湖上潇潇雨”,都是以“秋风”入词,通过秋风的悲凉抒写了对于离人的思念之情。
而一首《点绛唇》,则是在“风”与“烛影”之类意象的组合中抒发了内心浓郁的伤春意绪。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词的下片以“风”与“烛影”两个意象的组合,形成了凄清的意境,引发了室内之人的伤春之情,随“风”而来的一个“摇”字,确是摇出了人影,又摇出了人影背后的浓重的伤春意绪。
二
苏轼为词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传统婉约词外也表现了一种比较“完全”和“具体”的“士大夫情怀”,创作了一定数量的具有豪放风格的作品。
其一,因“风”而发人生之慨。苏轼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能够达到一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乐观与旷达,其词中也常常通过“风”意象与其他意象的组合形成旷远的意境,抒发一种苦闷之后的旷达与超脱。如一首《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此词作于苏轼贬居黄州之后,上片写词人蔑视功名利禄以及其“疏狂”之态,下片则表达了对于自由的追求。“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则是以“风雨”这一复合意象入词,写出了人生百态如风雨般变化无端;而其后“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则是通过“清风”、“皓月”、“苔茵”、“云幕”这四个意象的组合,形成了一幅美好的江南图景,抒发了词人逆境之中的自我解脱和旷达自适的情怀。其他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夜阑风静谷纹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课程标准培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继承、创新与发展》.ppt VIP
- N2010色谱工作站说明书.doc VIP
- 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课程标准培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ppt VIP
- 涂塑钢管焊接施组方案.pptx VIP
- TCECS1179-2022 预铺防水卷材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与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 解析几何 备考策略课件.pptx
- 仪表实操题集.doc VIP
- 2023年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pdf VIP
- 【总结】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总结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