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尼阿培聪坡坡口头程式化分析
哈尼阿培聪坡坡口头程式化分析
内容摘要:《哈尼阿培聪坡坡》系统的记载了哈尼族祖先从开天辟地、发展、战争到迁徙各地的历史状况,以及人们在各阶段的生产、生活情形。它是哈尼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哈尼族真实的历史记忆,是一部记录哈尼族历史的活的“史记”。本文运用口头程式理论,从文本、语言、叙事范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哈尼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揭示了歌者程式化的记忆形式及“限度内变化”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探寻哈尼族民间文化的内在实质。
关键词:《哈尼阿培聪坡坡》文本语言 叙事范型 口头程式化
《哈尼阿培聪坡坡》是一部流传在红河流域的哈尼族迁徙史诗,全诗5500行,系统完整地记叙了哈尼族从诞生、发展到迁徙各地的过程。在哈尼族的演唱传统中,演唱史诗的歌手同时也是主持宗教祭祀的摩批,是当地权威的文化持有者。“摩批”是哈尼语音译,意为“智慧超群的长者”(“摩”为“老”、“长老”之意,“批”即“知识广博的智者”),又有“呗摩”、“摩期”等称谓,俗称“贝玛”。[1]现在我们读到的《哈尼阿培聪坡坡》是根据哈尼族大摩匹朱小禾演唱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整理翻译者为史军超、卢朝贵、段贶乐、杨叔孔。1986年1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哈尼阿培聪坡坡》全诗共分七章:(1)《远古的虎尼虎那高山》;(2)《从什虽湖到嘎鲁嘎则》;(3)《惹罗普楚》;(4)《好地诺玛阿美》;(5)《色厄作娘》;(6)《谷哈密查》;(7)《森林密密的红河两岸》。
口头程式理论(Oral Formulaic Theory)由米尔曼?帕里和阿尔伯特?洛德共同创立,又称为“帕里――洛德理论(Parry -Lord Oral Theory)”。口头程式理论的精髓,是三个结构性单元的概念,它们构成了帕里――洛德学说体系的基本骨架。它们是程式(formula)、主题或典型场景(theme or typical scene),以及故事型式或故事类型(story - pattern or tale - type)。[2]
一.《哈尼阿培聪坡坡》文本结构的程式化
史诗文本程式化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在对文本进行程式化表达的时候,通常会用到主题参考和借用,情景描绘和程式交互等方式。所谓程式指的是文章中出现频次较高,蕴含深刻意味,或者能够增强文章情感,丰富文章内涵的词语或短句。
在演唱史诗的时候,歌手会在“歌头”部分介绍自己演唱的情景、原因、依据,歌手会不断反复地演唱这些词语程式,比如“我们正合唱一唱,先祖怎样出世,我们正合讲一讲,先祖走过什么路程,每支歌都是先祖传下来的,是先祖借我的舌头把它传给后代子孙!”众人:“萨―哝―萨!”[3]在“歌尾”部分,歌手常用程式化的语句叮嘱后辈哈尼人民铭记先祖的历史。如“围坐在火塘边上的哈尼,亲亲的兄弟姊妹阿波阿匹,这些人就是我们的直系先祖,洞铺就是他们开辟的家乡,要问哪家先祖是哪一个,快把各人的家谱细背细讲!”众人:“萨―哝―萨!”[3]在这些文本中,歌手们一直强调这是先祖们传下来的歌,自己只是作为一个“传话筒”将这些歌传唱给子孙后代。演唱者在进行诗歌演唱的时候,通常会严格遵循行先祖流传下来的诗歌文本,不会擅自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改。表演者在演唱史诗的时候,会与听众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他们将自己的演唱技巧很好的融合进传统文化中,实现传统演唱艺术和传统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这里也体现出了弗里所说的“限度内变化的原则”。
平行句在《哈尼阿培聪坡坡》中比较常见。在平行方式的支撑下,演唱者能够熟练的记住诗词,这也有利于演唱表演的顺利进行。演唱者在演绎平行诗句时,仅仅通过简单词语的调整就可以实现诗句的创新,此时,在对后续的故事情节进行回顾的时候,时间也更加充裕。两行及两行以上的诗句具有类似的句法结构,通常被称作平行句。比如“一处的山也没有这里的青,一处的水也没有这里的甜”、“老人爱去烤太阳,小娃爱去摔大跤,女人爱去做针线”等等,[3]这些诗句的结构都是平行关系,每一个对应的词都是同类词,且在诗句中出现的顺序都是可以互换的。
在《哈尼阿培聪坡坡》中还有递进式的诗句。递进式是指两行或两行以上的诗句采用同样的句法形式,在意义上为递进关系。[4]递进式诗句是不可以调换顺序的。比如“头年过去,一棵包谷收三包;二年过去,一蓬芋头挖五背;三年过去,一穗红米收九碗。”[5]这一小段是第四章《好地诺玛阿美》里面的内容,这句诗逐步递进,更加直观的体现了当时哈尼人民的勤劳与他们富足的生活。
二.《哈尼阿培聪坡坡》语言修辞的程式化
对于演唱者而言,在进行口头诗歌的创作的时候,程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程式,我指的是‘在相同的格律条件下为表达一种特定的基本观念而经常使用的一组词’。”[6]由于口头诗人需要在演唱的同时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_刘仁光.pdf VIP
- 农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pdf VIP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12讲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评卷(基础卷)(学生版+教师版).docx VIP
- 《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2部分:医院》(DB22 T 3687.2-2025).pdf VIP
- 计算机视觉教程 作者 章毓晋 CCV04.ppt VIP
-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习题答案解析.pdf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山东卷)试卷评析及2026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人教版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pdf VIP
- 2025年广州地铁集团公司经营方针和战略.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无人机驾驶员-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理论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