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德旋对范晔事外远致误读及其文论史意义
吴德旋对范晔事外远致误读及其文论史意义
摘要:作为“桐城正宗”的吴德旋,在其古文理论著作《初月楼古文绪论》中论及六朝人范晔,谓其文“无事外远致”,这恰与原始出典范氏《狱中与诸甥侄书》之原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理解误差。范晔所理解的“事外远致”集中体现了六朝的文观(既重视作者的情志,又对文的藻韵有一定要求),而吴德旋的理解实则是借此来表达桐城派的古文理想。吴氏一千多年后,重新拈出“事外远致”概念,接续其议,并非一种巧合,正可由此发掘他们各自时代对于“文”之典范的不同理解,藉此也可透视古代文论抒情传统在不同时代的流变。
关键词:范晔;吴德旋;事外远致;误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3?A221?A7
被称为“桐城正宗”的吴德旋①,在其古文理论著作《初月楼古文绪论》中,论及六朝人范晔(蔚宗)时,谓:“范蔚宗自谓体大思精而无事外远致,诚哉是 言。”[1](5044)如其所言,吴德旋对于范晔的评论,乃是基于范氏对自己评估的基础上得出的――具体内容可见于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其中确有“体大思精”“事外远致”的提法。但是,分析书信原文,我们不难发现吴德旋所云未必完全符合范晔原意。
问题聚焦在“事外远致”这一概念之上,似乎吴、范二人关于“事外远致”的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的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加以展开:范晔所理解的“事外远致”究竟所指为何?吴德旋所谓的“事外远致”又作何理解?这之间是否存在一种“误读”?吴德旋于一千多年后,重新拈出范晔“事外远致”的概念,接续其议,如果不是一种巧合的话,那么我们透过这两者之间的理解差异以及千年之后的重新拈出,可以发掘出怎样的意义?透过范、吴二人对于“事外远致”概念的理解,可以把握到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时代对于“文”之典范怎样不同的理解?最后,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又该对古文理论史上“事外远致”概念做一番怎样的解诂?
一、范晔“事外远致”的本义
从传世文献看,“事外远致”作为一个文论概念的
首次提出,当属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因此有特别予以讨论的意义。兹将相关内容录之于下,以便分析:
常耻作文士文②,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虽时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累,政可类工巧图缋,竟无得也。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此中情性旨趣,千条百品,屈曲有成理。自谓颇识其数,尝为人言,多不能赏,意或异故也。
性别宫商,识清浊,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手笔差易文,不拘韵故也。吾思乃无定方,特能济难适轻重。所禀之分,犹当未尽,但多公家之言,少于事外远致,以此为恨,亦由无意于文名故也。
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于理近无所得,唯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含异体,乃
收稿日期:2013ㄢ2㈢5;修回日期:2014?A3㈢6
作者简介:刘学军(1982),男,安徽六安人,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批评史,域外汉籍
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③[2](1829ㄢ831)。
《宋书》本传谓范晔“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②,且颇具时誉。这封信札据传是范晔在“谋反”事泄下狱的情形下写给诸甥侄的,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其对于“文”的理解,向为研究者所重视,钱钟书先生对这封书札曾有过富于启发性的疏证[3](2000㈢6)。
就该段文字的结构而言:首段首先指出“文士文”之诸多弊端,进而正面提出自己的文观;次段主要讨论文之韵问题,主张禀之于“自然”的“宫商”“清浊”之性,不拘于韵,只要做到“济难适轻重”即可,并提出“事外远致”概念;末段交代自己对于上文的理解,乃是由撰作《后汉书》得来,并以班固《汉书》作为针砭对象,提出了为文创作实践上的自得之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上避碰规则.pptx VIP
- 避碰规则COLREG72-(03中英版).doc VIP
- YY 0068.1-2008 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1部分:光学性能及测试方法.pdf
- 故事罗伯特.麦基.doc VIP
- 回肠造口还纳术护理.pptx
- YY0068.3-2008 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3部分:标签和随附资料.pdf VIP
- 《YY/T 0068.2-2008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2部分: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pdf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性文本阅读》期中复习专项练习题(带答案).docx VIP
- YY 0068.2-2008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2部分: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pdf
- 提升课堂互动的课件设计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