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无处不在的科学(校本教材).docxVIP

安吉:无处不在的科学(校本教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无处不在的科学 安吉县新民学校科普选修教材 无处不在的科学 安吉县新民学校校本选修教材编委 主编:张传江 副主编: 刘华林 姚平 编委:殷宏磊 操龙云 黄丽芸 丁杜鹃 李方琴 第一节、超级肥皂泡 小小实验大奥秘,每个周末来相见!一个泡泡能裹住童年的欢声笑语,一个泡泡能折射出绚丽的七色光,一个泡泡能蕴含神奇的科学奥秘……今天,王老师首次把科学小课堂搬到了室外,让小朋友们在追逐泡泡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魅力。 实验材料:洗洁精 甘油 白糖 一次性筷子4根 棉线4根 吸管 抹布 矿泉水瓶 皮筋实验操作: 1. 洗洁精,甘油,白糖的比例分别是1:1:1,最重要的泡泡液已经完成了。 2. 用吸管蘸取少量泡泡液,吹出一个个小泡泡。 3. 把矿泉水瓶从中间剪开,取有瓶口的那截,在底部用橡皮经绑上抹布。蘸取泡泡液,对着瓶口吹气,出现一串泡泡长龙。 4. 在每两根筷子上端面绑上棉线,形成一个“口”字型。把棉线浸在泡泡液里,提着筷子,吹出一个个大泡泡。 实验讲解: 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之间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表面张力。其实肥皂泡形成的原理亦如此,就是分子的吸引使得泡泡形成,可以想象气球,表面张力就是他的弹力,往里面吹起就成了球。 第二节、蜡烛魔法秀 小小实验大奥秘,每个周末来相见!蜡烛是一种在没有灯时发明的照明物品。它朴实无华,只要用打火机轻轻一点,就能够照明很长时间。今天呢,周老师就用它来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魔法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材料: 蜡烛、小苏打、白醋、核桃、香蕉、打火机、长颈烧杯 实验操作: 1.将蜡烛点燃; 2.将小苏打和白醋在长颈烧杯内混合起来; 3.杯口放在蜡烛火焰的斜上方; 4.会发现其很快熄灭。 5.(自制蜡烛)以一段香蕉为底座,插上生核桃仁,点燃核桃仁,即成蜡烛。 实验讲解: 小苏打是碱性的,白醋是酸性的,两者混合在一起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从而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当杯口放在火焰斜上方时。二氧化碳会慢慢下沉,降低蜡烛周围的氧气浓度,从而很容易就瞬间熄灭了蜡烛。这个方法,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二氧化碳迷惑起因为对物体损害度较小,所以主要用来扑救一些贵重的设备,还有一些图书档案等等。 自制蜡烛,是因为核桃仁中含有油脂,易于点燃。 第三节、趣味小实验变身魔术舞台: 不会湿的纸巾 小小实验大奥秘,每个周末来相见! 魔术的奇幻让多少小朋友为之倾倒呢。今天吴老师把趣味科学小课堂变身魔术舞台,为大家带来“不会湿的纸巾”,让我们一起在“魔术”小实验中轻松学科学吧! 实验材料:纸巾若干 烧杯 水槽 水 实验操作: 1. 将纸巾揉成团,塞进烧杯底部里; 2. 快速将塞有纸巾的烧杯朝下放进装满水的水槽里; 3. 一分钟后,拿出烧杯,取出纸巾,纸巾依旧是干燥的。 实验讲解: 烧杯里本身有空气,当杯口朝下快速垂直进去水里时,杯中的空气排不出去,于是在纸巾和水之间建立起了一个“隔离带”,水就没有办法浸湿纸巾了。原来,空气的威力真么大! 小朋友们学会了吗?那就试着去尝试下这个有趣的科学“魔法”吧! 第四节、展示自己隔物吹蜡烛的“深厚功力”! 实验材料:蜡烛若干个 圆柱体水瓶 方形物体 圆柱形烧杯 实验操作: 1. 在矿泉水瓶放一枚点燃的蜡烛,对着水瓶吹,蜡烛被吹灭 2. 在方形物体后放一枚点燃的蜡烛,对着方形物体吹,蜡烛无法被吹灭 3. 在圆柱形烧杯后放1枚点燃的蜡烛,对着圆柱形烧杯吹,蜡烛全部被吹灭 实验讲解: 对着瓶子吹气,瓶子的后面会产生低压,周围的空气试图去平衡低压,当对着瓶子吹气,风经过圆柱体几乎毫无损耗的到达圆柱的后方,这时火焰就会被产生的气流吹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到广告柱后面躲避风寒的原因。因为在那里反而会吹得到风。 第五节、我们来做跳跳糖 实验材料:杯子 熟石灰 水 跳跳糖 实验操作: 1.?在杯子中倒入适量的水 2.?在水中加入少量熟石灰 3.?再加入一包跳跳糖,就能听到跳跳糖在水中哔哔啵啵“跳舞”的声音。跳跳糖里的二氧化碳跟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实验讲解: 把糖加热融化之后,往里面加入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于是就在粘稠的糖中形成了许许多多小气泡。冷却之后,这些含有高压二氧化碳的小气泡就凝固在糖里。在吃跳跳糖是唾液溶解了糖,小气泡的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就噼里啪啦地蹦了出来,在你的舌头上“跳舞”。 跳跳糖里的二氧化碳跟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第六节、变!变!变!快乐的“变色游戏” 小朋友们都喜欢色彩斑斓,夺人眼球的事物,森林里的变色龙,夜空中的霓虹灯……今天,教大家利用科学小知识玩转“变色游戏”。 实验材料:矿泉水瓶,高锰酸钾,维生素C

文档评论(1)

  • 用户头像 游客 2019-04-19 11:39:24
    这个内容适合几年级的孩子?
sndns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