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紫色土系统分类与发生分类参比研究.docVIP

我国紫色土系统分类与发生分类参比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紫色土系统分类与发生分类参比研究

我国紫色土系统分类与发生分类参比研究   摘 要:该文首先对紫色土的分布、成土条件及形成特点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紫色土系统分类和发生分类进行了参比分析,然后对发生分类下同一亚类典型分布点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相较于土壤发生分类,系统分类各级分类单元的分类标准更为明确具体,实际应用价值更大。   关键词:紫色土;系统分类;发生分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069-03   Abstract:Firstly,the distribution of purple soil,the formation of soil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were instructed briefly in this study. Then the systematic-classification and occurrence-classification of purple soil were analyzed. Then the data of th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under the same sub-classification of typical distribution poin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axonomy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 all levels is more clear and specific taxa under systematic-classification,compared with the soil occurrence-classificati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systematic-classification was bigger.   Key words:Purple soil;Systematic-classification;Occurrence-classification   紫色土是热带、亚热带紫红色岩层直接风化形成的A-C型土壤,其理化性质与母岩组成直接相关,土层浅薄,剖面层次发育不明显,仍为初育阶段。由于母岩富含矿质养分,且风化迅速,不失为良好的肥沃土壤。紫色土以2 000多万hm2的面积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15个省(区)。由于紫色土一般具有成土作用迅速、矿物组成复杂、矿质养分含量丰富、土质偏壤性、耕性和土壤生产性好、自然肥力高等特点,所以土壤宜种作物多、出产丰富,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宝贵农业土壤资源[1]。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紫色土进行了大量研究[2]。梭颇[3]出版的《中国之土壤》把紫色土土类分为中性紫色土、钙质紫色土和酸性紫色土3个亚类。20世纪50年代末,基于土壤生产的重要性提出了紫泥土和紫泥田两个土类。20世纪70年代末建立了较为详细的土壤发生分类系统,并对紫色土分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紫色土壤分类系统尚不够具体,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笔者经查阅文献,对紫色土进行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进行参比,旨在为其科学分类提供依据。   1 紫色土概况   1.1 特点及分布 紫色土有机质含量1.0%左右,其发育程度较同地区的红、黄壤为迟缓,尚不具脱硅富铝化特征,属化学风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值为7.5~8.5,石灰含量随母质而异,盐基饱和度达80%~90%。紫色土矿质养分丰富,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中为较肥沃土壤,其农业利用价值很高。紫?t色岩层上发育的土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并在南方诸省(云南、内蒙、安徽、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河南、浙江、海南、湖北、湖南、福建、贵州、重庆及陕西)盆地中零星分布。(如图1)。   1.2 成土条件 紫色土的母岩主要是第三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紫色砂岩、紫色砂页岩、紫色砂砾岩、紫红色砂岩及紫色凝灰质砂岩等。第三纪、白垩纪和侏罗纪的紫色砂页岩、紫色凝灰质砂岩富含磷、钾、钙等元素,其风化物上发育土壤多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侏罗纪紫色砂岩上发育的土壤,磷、钾、钙等元素缺乏,多呈酸性反应。紫色土所在地自然植被以稀疏草灌为主,有些山丘有散生人工马尾松、杉林。少部分土层较厚的山麓有马尾松、杉、栎类等乔木林生长。有些缓坡地已辟为旱地,种植各种旱作和茶、桑等。   1.3 形成特点   1.3.1 物理风化强烈 紫色土母岩颜色较深,吸热性强,矿物组成复杂,物理性状不一。岩石胶结不良,极易崩解,使物理风化极为强烈。在高温多雨,地面又少植物覆被情况下,这种过程尤为明显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