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译本红楼梦中诗经文化内涵异化翻译初探.docVIP

杨译本红楼梦中诗经文化内涵异化翻译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译本红楼梦中诗经文化内涵异化翻译初探

杨译本红楼梦中诗经文化内涵异化翻译初探   摘要:本文从翻译本质出发,以异化翻译为角度,以杨氏夫妇的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体现的教育思想、人物的文学修养和思想感情三个方面,分析杨译本《红楼梦》中《诗经》文化内涵的翻译。   关键词:异化 《红楼梦》 《诗经》      前言      翻译的本质在于对原语内容的文化翻译,因为语言文字只是文化的一个形式和载体,其包涵的文化内涵才是语言文字赖以生存传播的生命所在。“如果说语言是心脏的话,那么文化就是包裹在心脏里的肉身”(Bessett,1991:14), 只有反映文化的语言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言翻译的问题就转化为怎样翻译文化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对于翻译本质的研究,中外大家们如是说:“如果还是翻译……和旅游外国是很相似的,它必须有异国的情调,就是所谓洋气。”(黎照,1997:43)“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翻译,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就算不上翻译。”(罗新璋,1984:56)“获得异语文化知识,通过想象思维欣赏异域风貌,满足与阅读本民族语作品不同的审美要求。”(黎照,1997:149)对此现象,文努提(Venuti,1995)早提出一个新的术语:异化翻译,以便发展一种翻译实践与理论来突出源语文本的文化差异。与其相对的归化的代表人物是奈达(E.A.Nina),他认为翻译就是在交流中获得信息,用本族的文化代替外来文化,不体现异族文化。   异化与归化是直译与意译争论的延伸和扩展。直译与意译的主要争论是翻译中的语言的表达方式问题,而异化与归化主要争论的是翻译中文化因素如何移植的问题。鲁迅对此之争,直接就提出“拿来主义”的论点,他是异化翻译的积极提倡者,主张对外来文化保持它们的特色,这样才是忠实于原文。   《红楼梦》这一文本,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与其他的名著一样,它的产生也是一个文化的积淀,它的形成也需要到文化的源头去寻找灵感。《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灿烂的第一页,来源于一切民族最早文学艺术创作之源――诗歌。它成书于2500多年前,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有文字记载的开始,开创了书面文学形式之首,成为“中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起点”,尤其是其创造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四言体的形式。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我们从巨著《红楼梦》中可见一斑。   正如杨宪益提出“我国人民应该知道外国文化遗产,外国人们也应该知道中国有多么丰富的文化遗产,……译者应该尽量的忠实于源语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形象再现”。基于此,他与他的妻子戴乃迭中西合璧,从异化的角度对《红楼梦》这一巨著进行研究历经十余年,终于在本世纪70年代完成了A Dream of Red Mansions这一译本。她的问世使得中国译坛为之一震。著名的语言翻译学者张培基也称赞:“值得推荐的优秀英译本。”这一译本尤其着重于对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进行研究传播。下面我们就从其对《红楼梦》中《诗经》文化内涵的三个方面内容的翻译做一初探。   第一:表现一种教育思想。   (1)贾政说:“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背熟,是最要紧的。” (8回)   “Even if he studies another thirty volumes, it would just be fooling peoples,“ he retorted. ”Give my compliments to the school principal, and tell him from me that such words as the Book of Songs and classical essays are a waste of time. He’d far better expound the Four Books and make his pupils learn them by heart.”   书中第一次提到《诗经》是在第八回,宝玉上学之前见贾政,贾政明白地道出了他的教育思想,因为在宋代朱熹《大学》、《论语》等合成《四书》,元明清科举考试规定在《四书》里出题。贾政主持一省的教育时就出过“唯士为能”的题目。译文中的“the Book of songs and classical essays”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体现了《诗经》的特征,因为《诗经》又称《诗三百》,是由三百零五首诗歌组成的,是第一部诗歌总集,把诗歌以文字的形式整理记载流传下来。译文并对《五经》、《四书》进行加注说明。   第二:展现了人物的文学修养。   (2)贾政与贾母商量宝玉的婚事时说:“第一,他自己要学好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