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学生作文语言繁花似锦
让学生作文语言繁花似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强调,学生写作时力求文笔优美质朴,能深刻反映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突出其真情实感,并且要有自己的个性表达。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每逢批阅学生作文时,许多语文教师常叹道:语言干巴巴,一点儿作文味也没有!究其原因,这是教师作文教学方式陈旧呆板,学生语言表达贫乏所致。如何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作文课堂呈现繁花似锦的新局面?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下面,笔者针对上述话题,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体验生活法
俗话说得好,肚中有货,言出有据,下笔则畅快。作文训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坚持日积月累。万事开头难,作文课上,许多学生总是怨声载道:经过苦思冥想,还是没有头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分析成因,此乃学生缺乏写作素材之缘故。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写作前,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使其在课堂上胸有成竹、有材可选,这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条件。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经常采取的方式是:首先暗示学生本次作文的写作目的,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入自然,了解社会;观察生活,领略自然界的无限风光,捕捉写作信息;体验生活,感受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激发写作动能。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就积累了第一手有用的写作素材,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课堂写作时无从下笔、或草草下笔以致偏离文意的尴尬境地。如写作文“参观污水厂”,教师预先布置学生在周末和家长一起参加污水厂。通过一天的参观活动,学生领略了现代科技的先进,懂得了清洁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唤醒其保护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同时也感受了一天生活的非凡意义,作文材料有了,立意明确了,学生课堂写作就会得心应手。这一举措,既让学生感受体验了生活,又为教师指导学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最原始的材料。
二、诵读领悟法
《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其实是一个有机的学习认知过程:写作是实践,即最终的结果,其余三者是前提,即基础。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告诫我们应该在学习中博览群书,重视对文学作品的诵读感悟,以此触类旁通,把书读懂、读透,这样就会落实到笔下。所谓经典美文、优秀佳作,就是指文学作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考验,它们已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肯定,这些作品大多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语言具有高度凝练性,所以,读者才给其冠上了“经典、优秀”等美誉。一篇篇优美动人的文章,凝聚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写作前,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去阅读一些经典美文,生本主客体双方进行情感交流碰撞,就会产生共鸣的火花,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通过阅读欣赏美文佳作。渐渐地,文章中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的场景,滔滔不绝的话语,生动贴切的新词,不断地刺激着学生的大脑神经中枢,使其领悟作者的意图,进一步开拓写作视野。如写作文“我的妈妈”前,教师给学生提供了魏巍的作品《我的老师》一文,要求学生先阅读范文,然后作文。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很快对文本中“蔡芸芝老师那母亲般的爱”所吸引,“魏巍先生优美的文笔”一次又一次地感染着学生。有了一点点语言积淀,在学生的心底就会开启作文语言的思维之门,学生写作热情顿时唤醒。此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借鉴模仿,产生美文精华被我所用的教学效果,为教师训练学生作文语言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
三、人物描写法
人物是作品的灵魂,所有文章都离不开人物活动。通过阅读一些名家作品,我们不难理解,作家们之所以在其作品中运用人物描写,无非有两大目的:一是刻画人物性格,深刻揭示文章的主旨;二是企求文章语言更加具体生动,让人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阅读效果。在初中生所写作文当中,大多数是通过写人记事来反映主题的。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人物描写,让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来习作,这样,一方面能更好地凸显人物形象,明确文意,另一方面又会使文章语言贴切优美,引人入胜。如A学生在作文“父亲的生日”一文中写到:我一口米饭哽在喉咙,鼻子突然一酸,眼睛居然也湿润了。学生用了“哽”、“酸”、“湿润”等词语对人物进行动作、心理描写,把我此时对父亲的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于细微处见真情,为表现“父爱”这一主题。B学生在作文“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中作了如下描写――在我小时候,我累的时候,就会跟爸爸撒娇:“爸爸,我累了。”爸爸就会笑着抱着我说:“那坐到爸爸肩上来,好不好?”然后我就高高兴兴地坐在爸爸肩上,在那玩着爸爸的头发,玩得不亦乐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淘股吧高手语录.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GB-T6284-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pdf
- MSC: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白皮书.pdf VIP
- 24J306 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图集.docx VIP
- 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pdf VIP
- T∕CBDA 69-2023 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计算标准.pdf
- 国际私法(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金风2.5MW机组运行维护手册(1)(1).doc VIP
- YS_T 582-2023《电池级碳酸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