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视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视频

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视频 摘要 根据生理接特点:从雏鸡的进雏前准备工作、适宜的环境条件、合理的时间、适时断喙和疾病预防等方面总结了雏鸡的管理要点。关键词雏鸡;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09)11-071-02   雏鸡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成鸡的整齐度和合格率,从而影响母鸡的生产性能。雏鸡有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发育快、消化系统不健全、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自卫能力差和抗病力差的生理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创造一系列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1 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育雏计划,包括育雏规模、时间、饲养管理操作程序、接种疫苗和疾病防治等。做好进雏前鸡舍的消毒预温工作,给雏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进雏前2周,先将雏鸡地面、墙壁、屋顶及屋内用具清洗干净,再用消毒药进行室内喷雾消毒,消毒药品要合理配比,交替使用,方法是每立方米空间用15 ml福尔马林溶液,加高锰酸钾7.5 g,密闭熏蒸1~2 d,饲槽和饮水器可用1%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消毒,再用水冲洗干净后晒干使用。      2 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2.1 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鸡舍进雏前要做好预温工作,预温时间视季节而定,寒冷季节应提前2~3 d预温;温暖季节需要提前1 d预温,在湿度60%~65%条件下,舍温要求在28~35℃。如果育雏期间的温度太高(温度≥35℃时),卵黄囊与肠管连系的管道会很快萎缩,易出现卵黄吸收不良、雏鸡发育不良、增重不达标现象。如果温度太低(温度≤27℃时),卯黄囊与肠管连系的管道会收缩变细,也容易造成早期卵黄吸收不良,甚至出现雏鸡怕冷而相互挤压造成死亡。温度不可忽高忽低,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温度应平稳过度保持相对稳定,否则容易造成雏鸡消化不良、腹泻、卵黄吸收不良、应激、脱水,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和生产性能的下降等现象。夏季对于鸡群来说,很难达到理想的温度,一般采用风机和鸡舍喷雾、撒水、水帘系统来降低鸡体温度。其他季节里,鸡舍内温度控制以不低于20℃为宜。   2.2 湿度主要考虑前期的增湿和后期的防潮。适宜的湿度可避免雏鸡脱水,有利于雏鸡正常的生长发育。前期1~2周龄保持相对较高湿度,3周龄至出栏应保持相对较低湿度。一般1周龄湿度控制在65%~70%,2周龄65%~60%,3~4周龄60%~55%,随日龄增大湿度要逐渐降低,后期降为50%~60%。湿度过高,不利于雏鸡腹腔内残余卵黄的吸收,而且易导致球虫病与霉菌病的发生;湿度过低,雏鸡易脱水,空气中粉尘增多易诱发呼吸道病,可通过向地面撒水或带鸡喷雾消毒等方法来提高湿度。   2.3   通风换气新鲜空气是保证鸡群健康、正常生产的必要条件。雏鸡的新陈代谢旺盛且雏鸡消化机能差,因此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粪便中有20%~25%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在舍内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导致鸡舍内散发出刺鼻刺眼的恶性气味,在这样持续高浓度的有害气体环境下生长的雏鸡易导致雏鸡贫血、体质衰弱、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下降、诱发呼吸道病和腹水症、啄癖,严重影响了雏鸡的生长发育。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才能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雏鸡健康生长,当人到鸡舍时闻不到明显的氨味和其他刺鼻的气味则通风效果良好。   2.4 光照光照对雏鸡的活动、采食、饮水、生长发育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光照时间是根据鸡舍类型而定的,密闭式鸡舍光照时间,3日龄以内为24 h,4~14日龄为18 h,15日龄后则按育成期鸡的光照制度执行。开放式的鸡舍光照时间应根据雏鸡的日龄、鸡舍所在位置不同来制定。第1周的光照时间与密闭式鸡舍一样,到第2周可采用2种方式,一是自然光照,雏鸡生长阶段的后半期处于日照逐渐缩短的时期,日照时间需控制在10 h以内。二是人工光照与自然光照结合。刚孵出的雏鸡视力弱,光照强度可加强(10~30 lx),以后光照不宜太强(5 lX),相当于灯泡光照在3 W/m3。      3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与舍内空气卫生状况以及鸡群中出现的恶癖现象有直接的关系。鸡群密度大,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就大,卫生环境差,雏鸡易感染各种疾病;密度大,雏鸡会出现抢水和抢食的现象,因此饥饱不均,鸡群发育不整齐。也不能过小,鸡舍和设备利用率低,育雏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就随之降低。适宜的密度:第1周时30只/m3,第2周时25只/m3,第3周时20只/m’,第4周时15只/m3,第5周时10只/m3。调整饲养密度时可根据雏鸡的日龄、体重来灵活掌握。      4 断喙      在雏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雏鸡会因温度不适宜、饲料配合不当、通风不良等情况导致雏鸡有啄癖现象。实际生产中不仅要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