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对敦煌壁画影响钩沉
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对敦煌壁画影响钩沉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空前分裂动荡不安,政权林立,战火连绵。但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外来佛教文化传播到我国,这些因素促使南北朝时期的敦煌的壁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同时未来佛教在的西域传播过程中受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本土化的道路,这都体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在章法构成、赋色渲染以及造型处理上都继承了传统艺术( 中原汉文化) ,同时也受西域民族文化和外来佛教艺术的影响,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思想等几种不同文化交叉、融合,创造出的具有我国民族特点壁画艺术,为后来我国壁画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壁画;外来佛教
前言:壁画,是指绘制在石窟壁面上的画,本质上它还是绘画的一种。“因石窟壁面粗糙易风化,所以在绘制壁画之前先要用草、泥把壁面抹平,即所谓制作‘壁画地仗’,然后才可作画”[1]。敦煌壁画是指留存在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中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内容以佛教为主要题材,基本上属于宗教画。主要内容包括主尊佛像画、大型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民族神怪画、装饰画、供养人肖像画等。敦煌壁画属于敦煌艺术的一部分,规模庞大,技艺娴熟。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类似于别的宗教艺术,是通过描写神的形象、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来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安抚人们寥落的心灵。
敦煌石窟当地人又称“千佛洞”,开凿于四世纪,后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直至明清各代,历时上千年。如今敦煌壁画主要的保存于敦煌莫高窟内部。敦煌石窟艺术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立体空间艺术,至今还保存佛490个窟,2000余身彩塑,5000余平方米壁画。敦煌建筑是石窟艺术的载体,它是依据莫高窟的地理形式及内部佛教雕塑、壁画的具体内容而建造的,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寓意;敦煌石窟艺术以雕塑的主题,主要通过佛、菩萨为雕刻,这些庄严、高大的圣者,牵引着人们由世俗进入佛国世界;敦煌壁画历来以其纷繁的内容,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艺术,著称于世。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历经汉代二百多年的稳定繁荣,中国陷入空前分裂动荡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始于魏文帝曹王代汉的黄初元年(220年),终于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的开皇九年(589 年),诸家书写历史则往往从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之乱开始,刚好四个世纪。其中西晋短期统一是其独特的历史特征,而皇朝更迭频繁,割据政权林立,战乱频才是这段时间历史的常态。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最主要得益于佛教东传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这个时期由于全国性的动乱,民族与民族间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外来文化随着佛教传播到我国,使南北朝时期的装饰艺术发生了剧烈变化。“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在精神史上极自由、极开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2]
就河西而论,随着经济的开发,文化也兴盛起来。《通鉴》卷一二三曰:“凉州自张氏以来,号为多士”,这里的文化水平一度超过了中原。过去是中原影响四周,现在是河西影响中原。魏孝文帝改革时,许多典章制度的厘定,都有河西士人参加。中原地区经学的复兴,很大程度上仰仗于河西。中原混乱时凉州比较安定,中原汉人来避难者络绎不绝。汉族士人在此传授儒学,保存了中原失传的一些经籍和学说。后前凉通过敦煌控制了西域,加强了西域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当时中国与中亚的经济文化交流。[3]
在这段历史中,敦煌地区的状况是在总的动荡中,相对中原地区较为平稳一些。这是当时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在较长时期里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权力争夺的中心地区在中原,敦煌虽有统属权的不断变更,甚至自立的政权存在,但斗争相对地平稳,过渡也平稳些。这种平稳的环境为佛教从西域传入敦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因此,已经西域话的佛教顺着丝绸之路传到了敦煌。
佛教的兴盛及伴随传来的佛教经典和造像,以及所带来的精神不死、生死轮回、惩恶扬善、因果报应对未来极乐世界的理想等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无论在章法构成、赋色渲染和造型处理上都是在继承传统艺术( 中原汉文化) 基础上, 受西域民族文化和外来佛教艺术的影响,几种文化交叉、融合,创造出的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装饰艺术,为后来我国装饰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西北的传播
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