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苗族龙舟竞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特苗族龙舟竞渡

独特苗族龙舟竞渡   在贵州台江施秉两县交界的清水江两岸以及台江县境内于清水江汇合的巴拉河两岸附近,居住着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个寨子都有一两条龙船,每年河两岸的苗族群众,都在这段河域轮点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当地苗族称为龙舟节。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这里的竞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事象,可算得上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文化,其独特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从竞渡的时间看,苗族龙舟竞渡是在古历的五月下旬。内地的竞渡时间主要是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江,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但各地也并非如此,如江苏传说始于春秋时期,是纪念开发吴国有功的伍子胥,有《曹娥碑》云:“五月五日,迎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至尽苏州仍有“怀伍龙舟”,又称“5.5”龙舟。浙江也传说始于春秋时期,但不是纪念伍君,而是纪念越王勾践。《温州府志》记载:“竞渡自越王勾践,永嘉水乡同以祈赛”。云南境内的龙舟竞渡,也不在端午节举行。如白族的“耍海会”,日期是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而傣族的竞渡在“泼水节”,是在“清明”节后的第十天左右举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竞渡日期是五月十七日(纪念关圣帝君生日)等等。苗族的龙舟竞渡时间是每年阴历的五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和二十七日。清光绪四年(公元1873年)九月徐家干写的《苗疆闻见录》云:苗人“好渡龙舟,岁以五月二十日为端午节,竞渡于清江宽深处,其舟以大整木跨成,长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饶激水,行走如飞”。《镇远府志》也载:“清江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作龙舟戏,形制诡异,以大树挖槽为舟,两树合并而成,舟及长,约四、五丈,皆站立划浆,险极”。为什么苗族龙舟竞渡安排在五月下旬呢?笔者认为,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时期,已过了芒种,接近夏至,割麦、插禾等农活基本干完。划龙舟,是秧插完的标志。节前一周,插完秧人家小伙便在船廊中敲锣,未插完秧的人家要抓紧插完秧,好过龙舟节。过去,龙舟的龙头上还要挂早种的、已抽了穗的稻谷和棉花花朵,显示活儿做得早、做得好。与此同时,农忙完,过龙舟节,娱乐一下,这在《龙舟歌》中是表现得清清楚楚的,其歌词道:“苗岭山青青,沐浴太阳光。清水江流水,翻腾金波浪,龙舟节过后,应该收心了;种田得丰收,年年都欢笑”。这首歌表明了龙舟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是利用插过秧之后一段农闲时间,尽情地欢乐一次,欢乐之后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去,争取农业丰收,从而年年都能得到这样的欢乐。   其次,从竞渡用的龙舟看,苗族龙舟竞渡使用的是独木舟。可以说,苗族划龙舟以独木舟在全国众多的龙舟活动中可谓最具特色,称得上原始龙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江西靖安县的龙舟象鹅,明嘉靖44年《靖安县志》载;“五月五日,插艾饮菖蒲酒。裹米为粽,牲用鹅,龙舟竞渡”。临川县河西的龙舟象野鹜(鸭),清人李茇《金家渡哀竞渡诗》言:“红旗闪闪二十舟,伐鼓鸣金弛若鹜”。但其龙头则是多种典型动物的综合(鹿角、马鬃、骡脸、牛鼻、蛇嘴、鸭颈)。高安县的龙舟,船头(龙头)既像狮子又像饕餮的兽状“吞口”,船体(龙躯)像鸭肚,两侧画有鱼鳞。广东番禺市和江西余干县还有风形船。我们再以镇远的龙舟节为例:台江县施洞镇和镇远的舞阳镇,相距仅33公里,原来两地均属镇远府或镇远专区,现同属黔东南自治州。清水江与舞阳相距最近的地段。地理位置近在咫尺,而龙舟文化则相去甚远。从龙舟形制看,镇远龙舟节不用特制的独木舟,而是平时兼作交通运输的,历史上称“麻阳船”的燕尾舟,再装上雕刻考究的龙头和系上彩幡即成。舟长一般15~20米,宽1.5米。龙头的制作不需要特别的选材,制作过程中也不举行任何重大的祭祀仪式。而苗族的独木舟,船身一般长约为7丈,宽约3尺,由一只母船,二只子船捆缚而成。母船较长较宽,子船每只约长5丈,分放在两旁。不论是母船或是子船都是独木船,由整个形直而完整的泡桐或杉木树身挖凿而成。为了增加浮力,船身都挖空。论隔成四段,连尾巴一节共五段。整个独木舟造型粗犷而别致,结构简练而牢固。据考证,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发明了龙舟。最早的舟就是独木舟。即把一大木中间挖空,就成了一个小船。清水江一带的苗族至今沿袭的就是这种古形制独木舟,后来才用木板拼造船只,其舟主要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苗族龙舟,船首安装以水柳木雕刻硕大高昂的牛龙头。头和颈约长7尺,上涂金、红、绿、白各色。牛在苗族先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不难看出这一轨迹。走进苗寨,到处都可以看到大门上安着用木头做成的牛角(门头),表示有牛神护宝,能镇恶驱邪。在苗族祭祀仪式中(鼓藏节),曾有专门祭牛角的仪式。其中以台江反排“鼓藏节”的祭牛角的仪式最有特点,要唱祭祖歌,献牛角(又叫货牛角),以求多子多孙。节喜日,苗民用牛角作酒具给来货喜贵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