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黑陶艺术魅力
论黑陶艺术魅力
摘 要 黑陶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其材质之细腻、造型之独特、弦线之妙用、制作之精美,都独具神奇魅力。它以自己精美绝伦的艺术风格而名世,黑陶中的蛋壳陶更为后世薄胎瓷的制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关键词 黑陶,艺术魅力
1引言
陶器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在人类社会自原始陶器阶段、彩陶阶段,发展到白陶、釉陶阶段,再到白瓷、青瓷阶段等这一系列发展过程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陶器自身的演变脉络,只是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而已。然而,发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的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则以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特性,让全世界叹为观止。
黑陶产生和发展在新石器晚期。由于社会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定居生活及私有制的产生,人们对各种手工制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快轮轮制技术的发明,特有材质的利用,配上高超的技艺,奇特的效果,使此时的黑陶以独特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前人对黑陶神奇魅力的探索已有不少成果,但大多仅局限于从考古的角度为人们认识黑陶提供历史素材。本文试从艺术角度来分析和探讨黑陶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2黑陶的艺术魅力
2.1 材质美
龙山文化陶器的原料主要是纯净细腻的红土、黑土或黄粘土等,但是,黑陶选料要求远远高于任何一种陶原料的选制。需要经过练泥、多次淘洗、过滤,尽最大可能使泥料精细,然后加入适量的泥浆,阴干待用。其中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朴素、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高柄杯,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它的选材要求更为细致,选用极细泥质陶土制作才能保证它的器壁薄如蛋壳。杯沿最薄处仅0.1~0.2mm,一般厚约0.3~0.5mm,柄部厚约lmm,圈足也不超过l~2mm,烧成后质地坚硬,重量多在40~70g之间,最轻的只有30多克。
当时的制作条件也恰好可使黑陶的材质得到充分发挥:成形制作技术的发展,使得所制的器型达到了浑圆工整的程度,而且器胎的厚薄更为均匀。这些都是黑陶器得以制成的必备生产条件。黑陶在没有使用任何釉料的情况下,仍能“亮如镜”的关键就是黑陶工艺中特有的打磨抛光工序能够最大可能地达到均匀细致。其次,黑陶烧成温度达900℃以上,从而使之能“坚硬如瓷”。
2.2 黑如漆
稳定的黑色靠的是对窑炉气氛的熟练控制。实践中,陶坯从成形到入窑焙烧,打磨抛光必须时刻进行。黑陶拉坯或注浆成形时呈黑色,阴干后变成黄黑色,陶坯只要有泛黄时就必须打磨抛光,直至整个器皿打磨完毕,这是形成黑陶色泽上“黑如镜漆”的必备工序。
黑陶只能柴烧。首先将坯体器物放入窑室内用氧化焰明火烧制,温度烧至900℃时,胎体硬结,器体全身通红。然后将火焰控制为还原焰,并在窑口点燃松柴,产生大量浓烟,这时用砖把窑门紧封。因松柴中含有大量油脂,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渗碳,在还原气氛下碳分子不能被氧化,致使游离在烟雾中的碳的细小粒子渗入到胎体内。渗碳使胎体孔隙中含有相当多的碳微粒,这些碳微粒很细,表面面积很大,能把照射到胎体上的所有光波全部吸收,从而导致胎体变黑。而松柴中未燃尽的油脂颗粒均匀遍布器身,使黑陶如黑漆般光亮清丽。
2.3 丰富的造型
黑陶的器型繁多,造型秀美。黑陶工艺重在表现:“黑、薄、光、纽”,纽是黑陶造型器件装饰的重要内容。它指的是造型上的鼻、耳、盖以及流足、扣手等适于使用的各种饰件和功能件,体现了龙山文化黑陶的独特创意。
龙山文化所独创的鸟面形鼎足(见图1)是陶器从实用转为以审美为主的标志性造型。尤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器型―蛋壳陶。所谓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漆黑朴素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高柄杯。这种器物为极细泥质黑陶,呈大宽沿或浅盘状,上腹直,下腹徐徐内收为圜底或急内收为尖底,柄作筒形或束腰状,平底或圈足,造型十分雅致。此类器物制作工艺高、难度大,杯部和柄部分别用快轮成形,之后粘成一体烧制,或分别烧制,然后将杯腹套入管形柄部,使二者酷似一体。其胎壁薄,理论上应易碎或变形,但至今尚未发现一件因烧制而发生的变形。可见当时烧窑过程中渗碳技术的纯熟、陶工制陶技艺的娴熟以及制陶业的高度发展。
2.4 装饰的沉稳
黑陶以材质立身、器型取胜、陶色为美,无论陶杯还是陶鼎,都不以装饰内容为主要表现手段,而是以比例与尺度上的处理成就黑陶形式之美。它延伸和发展了彩陶艺术中的几何纹,但不用彩绘,而仅仅用几根凹凸单线或复线轮纹形成一种节奏美。
蛋壳陶柄部装饰富于变化,饰有排列有序的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楔形镂孔,有的兼饰弦纹、竹节纹、水波纹、划纹等。黑陶的镂孔花纹,开始多用编织网纹,后来多为成排的细孔或圆孔,再加上阳刻、阴刻,结合得非常完美,使作品变得丰富空灵、动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13 习作训练(讲义+试题) -2023年四升五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docx VIP
- 兴仁电厂新建万千瓦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评报告.pdf VIP
-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技巧与演奏-教案-第一单元.pdf VIP
-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pdf VIP
- 人工智能的未来:2025年上半年行业发展回顾(英)-AlphaSense-2025-19页.pdf VIP
- 巴戟天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VIP
- 专题04 标点符号(讲义+试题) -2023年四升五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docx VIP
- D级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pptx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课时练习卷(含答案).docx
- 消防检测质量手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