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黄遵宪诗词民俗特色
论黄遵宪诗词民俗特色
[摘 要]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多方面成就和建树,并积极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人物。他是卓越的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民俗学家和著名的爱国诗人。黄遵宪在民俗学研究方面也是一位伟大的先驱者。他在中国和日本的民俗学学科尚未建立的时代,就已对民俗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并对中国和日本的民俗进行了大量的考察、描述和比较研究的实践,开中国近代中外民俗研究的先河。
[关键词]黄遵宪;诗词;民俗特色
[中图分类号]120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6)05―0045―02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外交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在他一生中,曾先后在其《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中发表了诗词540余首,其中大部分是反映中国各个民族和日本社会和民间风土人情的诗词。这些诗词既表明了他对中日文化中的民俗研究之广泛和民俗学造诣之深厚,又说明了中日文化交流之密切。
早在100多年前,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世界上刚刚诞生,而中国和日本的民俗学学科尚未建立的时代,就已对民俗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见解,并对中国和日本的民俗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考察、描述和比较,开中国中外民俗研究之先河。
一、《人境庐诗草》所反映的中国民俗
黄遵宪对中国民俗有深入研究并有显著成果。他研究的目的是“治国化民”,“移风易俗”;研究的内容涉及今天民俗学研究所包含的整个范围。民俗是由于不同地域的人民的生活习惯逐步发展而约定俗成的。
《人境庐诗草》中描述民俗的诗词多达将近百首。在这些诗中有许多是反映他家乡客家地区的民情风俗的。如反映客家的源流、方言、文教、迷信、客人喜唱的歌、客家妇女勤劳的特点以及客家的婚娶与祭祀的礼俗等。例如,关于客家人喜唱山歌的习俗。黄遵宪在他所著的《山歌》一书的“自序”中写道:
“士俗好为歌,男女赠答。颇有‘子夜’、‘读曲’遗意”。他在《己亥杂诗》中,对此也作了具体的描述,如:“一声声道妹相思,夜月哀猿和《竹枝》。欢是团圆悲是别,总是肠断妃乎稀”。黄遵宪在自注中说:“土人旧有山歌,多男女相思至辞,当系獠、?D遗俗。今松口,松源各乡尚相识不改,每一辞华,辄间以无辞之声,正如妃乎?L,其哀肠而去”。
又如“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此不养五更鸡”。
由于客家地区贫困,山多地少,所以男子多出门谋生。这首山歌反映了客家风习与妇女的心愿,长期以来在海内外客家人中广为流传。
再如“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头侬自怜。记得初来同食乳,同在阿婆怀里眠”。
黄遵宪自注说:“多童养媳,有弥月既抱去,食其姑乳者”。可见童养媳是旧时嘉应州的婚姻习惯之一。
还有他写的《新嫁娘诗》五十二首,写的是新娘从接到订婚帖后,到出阁、闹洞房、合卺、归家,直到生子的全部过程。不但真实细腻地描写了当时客家“育婚”制度下,少女出嫁前后的心理情绪,而且真实地反映了嘉应州一带的婚娶礼俗。
如其中一首:“前生注定好姻缘,彩盒欣将定贴传。私看鸾庚偷一笑,个人与我是同年”。写的是订婚时的心情。
又如“烛影花光耀数行,香车宝马陌头忙。红裙一路人争看,问是谁家新嫁娘”。写的是出阁时的风光。
再如“洞房四壁沸声歌,伯姊诸姑笑语多。都是一声恭喜也,明年先抱小哥哥”。祝愿早生贵子。
二、《日本杂事诗》中所反映的日本民俗
黄遵宪对日本民俗研究的范围很广,几乎涉及现代广义民俗学概念所包含的各个领域。在《日本杂事诗》中,黄遵宪便以100余首诗篇分别描述了日本的宗教、祭祀、节日、婚丧嫁娶、游艺、饮食、居室和工艺等各方面的风俗人情。正如1880年时,著名思想家王韬在写给《日本杂事诗》一书的序中所言:黄遵宪在日本“又以政事之暇,问俗采风,著《日本杂事诗》二卷,一百五十四首。叙述风土,记载方言,错综事迹,感慨古今;或一诗但纪一事,或数事合为一诗,皆足以资考证”。
日本人最喜樱花,有樱花节。因此,诗人以樱花为题赋诗一首,描述樱花节时的盛况。诗日:
“朝曦看到夕阳斜,流水游龙斗宝车。宴罢红云歌绛雪,东皇第一爱樱花”。据作者本人注称:“樱花,五大部洲所无。有深红、有浅绛、亦有白者,一重至八重,烂漫报矣。种类樱花,花远胜之,疑接以他树,故色相亦变,三月花时,公卿百官,旧皆给假赏花,今亦相车宝马,士女征逐,举国若狂也。东人称为花王,墨江左右有数百树,如雪如霞,如锦如荼。余一夕月明,再游其地,真如置身蓬莱中矣”。又据《日本国志.礼俗志》所载:“自桓武、嵯峨二帝好游宴,屡幸大臣第赏花。……花时游人蚁集,自卯至酉,红尘四合。宫娥结伴,翠袖紫裙,浓抹淡妆,各捻花枝,以为欢乐。”
日本人的婚礼,具有特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