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伦理研究:需要走向更为开阔的视 阈一一国内“规范导向”翻译伦理研究 反思
方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
在我国,新世纪伊始兴起的翻译伦理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译者主体性制约因 素受到关注;在“制约”思路主导之下,伦理概念被众多研究者常识性地理解为
“规范”,而翻译伦理研究也多被界定为“研究并制订规范”。本文将具体分析 国内这种以“规范”为导向的翻译伦理研究的内涵,并借鉴伦理学的当代发展, 提出翻译伦理不可轻易等同于“规范伦理”或“规范研究”的观点。鉴于此,文 章呼吁国内翻译伦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宽视阈,发掘更多的研究“入口”。
关键词:
翻译伦理;“规范导向”;反思;规范;价值;
作者简介:方薇,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3-01-20
Trans la tion Et hies” or Stu dies of Norms” ?:Some Tentative Reflections on the Normsoriented Studies of Translation Ethies at Home
FANG Wei
Abstract:
Historically, utranslation ethics” first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domestic translation scholar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mainly as a constraining force on the so-called ^translator s subjectivityn .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onstraint~oriented theorizing, ethics” has been simply conceptualized as “ (cthical) nonus” , and accordingly studies of utranslation ethics” are to aim at uresearching and establishing norms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urrent studies of translation ethics at home, and by drawing on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ethics, the paper contends that translation ethics” can not be simply reduced to or cquated with cthical normsv or translation norms, and that studies of translation ethies at home require a wider perspective before systematic ethical-approach translation studies” can be soundly established.
Keyword:
trem slati on ct hies; noois-oric nted tr anslation ethics; ref lcc tions; no rm; vdlue;
Received: 2013-01-20
引言
新世纪以來的十余年间,翻译伦理与“忠实”、“操纵”等词汇一样,成为翻译 研究者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在国内,许钧、吕俊、侯向群等学者是翻译伦理研 究的先行者,而伴随着西方翻译伦理研究成果的不断引入,新世纪以来的十余 年中国的翻译伦理研究进展迅速。相关文章之多暂且不论,而且产生了多部以翻 译伦理为主题的博士论文(乔颖2007;蒋童2008;葛林2008;王莉娜2009;方薇 2012),相关专著也陆续出版(彭萍2008;张景华2009;王大智2012;许宏 2012)。翻译伦理问题受到关注之强烈,研究成果增长之迅猛,以至于一再有国 内论者提出所谓翻译研究的“伦理转向”(罗虹2008:61;吴志杰,王育平2008; 王大智2012:21)。是否有此“转向”、是否有必要称其为“转向”还存在诸多 争议,而翻译伦理研究Z热,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主体性”制约的翻译伦理观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伦理型文化,自古以来的翻译活动以及翻译研究都中 浸润着伦理思想。无论是“信”还是“忠实”,中国传统翻译话语很大程度上就 是建立在具有伦理性质的表述之上,但多属经验式的只言片语,也并未具体使 用翻译伦理这一术语。
上世纪末在四方研究者具体展开翻译伦理问题探讨的同时,国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