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风湿病与发热待查.ppt
感染种类—随着药物、疫苗在变迁 Bacterial Meningitis — A View of the Past 90 Years N Engl J Med 2004;351:970-6. 研究社区获得性的CNS的感染的变迁 20-30年前 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45%;肺炎 链球菌18%;脑膜炎球菌14% 10年前 由于疫苗的接种使上述感染的数量大量减少(55-94%) 肺炎链球菌47%,脑膜炎球菌25%,李斯特菌8% SLE患者CNS感染的治疗同普通人群大致相同 对于普通细菌感染(当怀疑或鉴定的结果未出来时):氨苄青ampicillin (to cover Listeria), ceftriaxone, and 万古vancomycin 然后再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TB:同WHO/中国中枢结核感染治疗方案 早期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异烟肼的剂量;合并激素的剂量仍有争议(0.4mg/kg/d DX一周;0.3;0.2) 新型隐球菌: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异曲康唑 结论 感染是引起SLE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机会感染的发生较高 对于SLE发热的原因临床上应按常规的发热待查的诊疗思路 谢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外科剖腹探查 约5X7大小的包块。剖开包块可见包裹性的小脓泡 病理示:化脓性感染和机化 诊断为:慢性化脓性阑尾炎 感染-是SLE最主要的死亡因素 SLE易于感染的因素 SLE患者本身易于感染 60余年前(无激素和抗生素年代)40%的SLE死于感染,与现今的死亡率相仿 Klemperer P, et al: Pathology of disseminated lupus erythematosus. Arch Patho132:569-631,1941 易于感染的原因 免疫功能紊乱 Monocyte 吞噬能力↓TNFa ↓FcR被封闭,受体抗体 PMN number ↓ and function ↓ CD4+ T cells, number ↓ and function ↓ CD8+ T cell cytolytic activity ↓ 免疫抑制治疗(激素、细胞毒和生物制剂) SLE感染分析 SLE发热的分析(02-07年) 结核感染的部位分析 SLE患者CNS感染 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SLE住院患者共1949人 发热的定义:持续3d以上口温37.5℃。排除手术后应激性发热(≤38.0℃,<3d)、输血反应或输液反应引起的发热 SLE发热的病因分类 (1)SLE活动性发热:①在经过细致查体、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排除感染者 ②除发热外还有SLE疾病活动的典型临床表现 ③加大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剂量后,发热可缓解,随访观察2周内无感染的依据。 (2)感染性发热:①具有某一感染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②由该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及体征在对症抗感染治疗和/或降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剂量后可缓解 ③在停用免疫抑制剂或当激素剂量明显下调后,患者无疾病活动迹象。各种病原体的确诊依据包括:①细菌、真菌:根据血、尿、粪、痰、脑脊液以及分泌物、胸腹水、浆膜滑膜液涂片或病原体培养或乳胶凝集试验结果,本研究不包含指/趾甲真菌感染 ②EB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根据血清病原学抗体检测结果 ③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病毒:根据临床表现及典型皮疹综合判断。 (3)肿瘤性发热:有明确的肿瘤组织病理学依据。 (4)活动合并感染发热:具有某一感染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能找到病原学依据,同时又有SLE 疾病活动的典型临床表现,予以抗生素并增加激素剂量后,患者体温、症状、体征缓解。 感染265例(54.4%) 疾病活动206例(42.3%) 活动合并感染8例(1.6%) 肿瘤4例(0.8%)(肺腺癌3例、淋巴瘤1例) 其他4例(0.8%)(药物性肝损2例、嗜血综合征1例、胰腺炎1例)。 The sites of infection the respiratory tract (62.6%) urinary (8.6%) skin and mucosa (8.3%) central nervous system (5.9%) gastrointestinal tract (5.9%) sepsis (4.6%) musculoskeletal (2.2%) peritoneum (1.6%) and lymph nodes (0.3%) 表1. 230 例次SLE感染性发热患者的感染部位及病原体 部位 总数(例次 ) 病原体名称(例次) 呼吸道 141 结核分枝杆菌(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x
- (完整)深圳市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pdf VIP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小升初(分班)数学素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读西游记的读后感(最新).docx VIP
- RCC-G 计部分.pdf VIP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22年版)参考.pdf VIP
- 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研究.docx VIP
- 机械基础 课件 模块二任务二 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演化.pptx
- 1.乒乓球运动概述教材编辑.ppt VIP
- 偏头痛的护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