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在当代文学中的表达——从当代中国、日本文学作家作品谈起.pdf

“生存”在当代文学中的表达——从当代中国、日本文学作家作品谈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角度把握当代人的思想内涵。中国作家余华、方方的创作和日本作家村上春 树他们各有不同,然而我们认为,在人类物质、精神生活生存的内涵表达上,两 国作家的思考是殊途同归的。 传统的日本文学是淡化社会性的,当代日本社会趋于稳定,人民丰衣足食, 那么人民的生活追求将往何处去?日本文学在一个开放的、丰富的社会里,还要 表现什么内涵?并且,在和改革成长中的中国比较而言,日本文学表现出怎样的 特质?中国文学在日本文学的映照下,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无论是警醒还是参考, 同本当代文学都会成为我们的镜子。 2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写实主义以及日本文学概述 第一节新写实主义中的生存意识 一关于人和生存问题的认识 中国新文学自发端时就以“人的文学”为口号。文学在表现“人”时不可避 免地要面对人的生存现实以及精神状况,也是周作人所说的“物质的生活”和“道 德的生活”。。新文学在表现普通平民的生活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作家们把目 光投向社会大众,从未停止过对人的存在境况和人生命运的关注,从不同侧面反 映着人们艰难苦涩的生活、沉沦没落的人生命运。新中国以后文学曾一度受到政 治的干扰,文学作品失去了人性,成为政治符号和传声简。新时期文学,是“人 的文学”的又一次复苏,文学又一次展示了真实的生存状况,发出了对人生命运 的慨叹。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转型,国家经济领域实行改 革开放政策,商品经济意识渗透到包括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 转向,传统意识形态格局也相应发生了调整。在文学创作上特点之一表现为对个 体生存的真正关怀。在一系列的变革中,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带来社会各个层 面变化的关键。圆中国社会慢慢走向一种更自由更多元也更注重利益财富的“市 民社会”。“以经济为中心”是一个社会纲领,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中国人民 大众的具体生活理念和价值坐标。然而,这一社会变革在中国人具体的生活和精 神内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促成了人们在精神取向、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改 变,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在文化层面的分化与组合。正如有些当代作家认识到 的“物质操纵了意识形态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条件、生活环境、所处阶层一旦改 变,思想和观念很快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转型,使得个体生存的问题以前所未 有的规模凸现在人们面前。物价持续上涨、贫富悬殊、住房问题、工资调整、婚 姻裂变、人情淡漠等等问题,真切地摆在当代中国人眼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 。周作人:人的文学》,朱文华、许道明主编,(新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53页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l页 。池莉:‘信笔游走》,《当代电影》,1997年4月 注。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的更新,使人们更关注客观实际、更关心个体生命在 社会中的状态。面对这些社会核心问题,当代作家深刻意识到并关注着。于是那 些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个体生命的忙碌,生存的悲喜,带着原本的颜色进入了 作家的视野。 二新写实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界定 8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生活和文艺思潮都发生了诸多巨大变化,中国当代 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流派纷呈、多元共生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发展时期里,文学的 主题话语之一就是要求重新面对生活,面对人性的真实,当代的中国读者呼唤能 够反映这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面貌的文学作品出现,新写实主义可以说是这个时 代的产物。是当代中国文学在多元化格局、众多风格流派中最引人注意的现象之 一,这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切入生活的新角度。新写实顺应了文学自身发 展的需要,回到了人的本身,直接面对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在文学精神上继续表 现“人”的本质。新写实主义作品反映了人生苦难,显示了社会百态,致力于描 写普通人的生活和困难,用冷静、批判的眼光,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整个时代, 反映当代的社会问题以及中国社会变革中人的生活、生存状况、思想意识、人生 观、价值观的转变。新时期的新写实吸收了现实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在创作方 法的基本原则上向现实主义传统回归并超越,直面生活、直面真实。 新写实不仅是创作方法上的一种新生事物,同时也是我国当代文学史的一种 新现象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