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量的土地整治生态承载力分析——以阜平县荒山改造项目为例(下).pdf

基于生物量的土地整治生态承载力分析——以阜平县荒山改造项目为例(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基于于生生物物量量的的土土地地整整治治生生态态承承载载力力分分析析 ——以以阜阜平平县县荒荒山山改改造造项项目目为为例例 ((下下)) 2019 06月18 日 2.3 大道场地种植方案的生物量计算——基于传统生物量计算法 大道土地整治项目场地中种植了幼树苹果 、幼树梨 、成树梨各500亩 ,借鉴已有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可知[15-17] :假设每亩种 植150棵幼树苹果 ,每棵幼树苹果的干重生物量为0.108kg ,在成活率约为95%的情况下 ,幼树苹果的总生物量约为0.023 kg/m2 ;假设每亩种植幼树梨177棵 ,每棵幼树梨的干重生物量为0.154kg ,在成活率约为5%的情况下 ,幼树梨的总生物量约 为0.002kg/m2 ;假设每亩种植成树梨177棵 ,每棵成树梨的干重生物量为10.757kg ,成树梨的总生物量约为2.858kg/m2 。得到 大道土地整治项目场地总生物量为961048kg ,约为0.961kg/m2 (见表5 )。 苹果幼树约3 后长成成 树 ,盛果期约25 ;梨幼树约5 后长成成 树 ,盛果期约20 。当苹果树与梨树均进入稳定的成 树阶段后 ,每棵成树苹果的干重生物量为10.213kg ,成树苹果的总生物量约为2.30kg/m2 ;成树梨树的总生物量约 为2.858kg/m2 。得到此时大道土地整治项目场地总生物量为2672133kg ,约为2.672kg/m2 。 2.4 分析 由计算可知 ,目前计划施工的场地可提供的生物量为2.366kg/m2 ,按照已有的土地整治种植方案 ,初期种植幼树苹果 、幼树 梨 、成树梨约3 ,场地需要的生物量为0.961kg/m2 ,中后期幼树苹果 、幼树梨进入成 期后 ,场地需要的生物量为2.672 kg/m2 。假设苹果树和梨树的种植周期为23 ,则平均每 需要的生物量为2.574kg/m2 ,大于场地能够提供的生物量 。按照 《阜平县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20 )》,预计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为耕地的面积为19598.5hm2 ,则平均每 的生态赤 字将达40764t 。可见已有的土地整治方案超越了场地的生态承载力 ,若要长期实行该方案 ,场地必将出现生态赤字 ,故不具 有可持续性 。 从生态承载力的角度 ,建议适当降低项目开发强度 ,鉴于某一区域的作物生物总量=单位面积生物量×场地面积 ,单位面积 生物量取决于种植密度 ,若降低种植密度将减少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与改造方案 、村民的诉求相悖 ,因此建议适当减少项目 施工面积 ,并在土方施工的过程中注重对场地生态基底的保护 ,避免破坏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 3 结结论论与与讨讨论论 本文以河北省阜平县为研究区域 ,建立基于植被指数的场地生物量反演模型 ,计算场地生态承载力上限 ;针对整治工程已完 工的大道区域 ,计算当前经济作物种植方案需维持的生物量 。通过对比 ,为荒山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发强度提供参考依据 。 (1)研究区域场地生物量与所选植被指数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其中NDVI指数的二次曲线回归模型拟合精度最高 ,可用于建 立生物量—植被指数估算模型 。但由于遥感卫星影像分辨率较低 ,对场地生物量的反演不能精确体现场地特征 ,因此在以后 的研究中考虑应用无人机遥感影像[18-19] ,其空间分辨率可达分米或厘米级 ,结合可见光植被指数能够更好地对场地生物量 进行估算 。 (2 )研究得到土地整治项目刚起步的辛庄荒山区域实际可提供的生物量为2.366kg/m2 ,小于大道场地种植方案作物种植周 期内需维持的生物量2.574kg/m2 ,若为追求高经济产出长期实行该方案 ,将导致场地出现生态赤字 、环境进一步恶化 、生态 系统不可持续 。由于生态资源匮乏本就是阜平地区贫困的一大主因 ,因此试图依靠土地整治解决地区贫困问题 ,却忽视生态 系统脆弱的场地特征 ,将导致当地陷入生态脆弱—贫困—开发—生态环境破坏—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要解决阜平 等生态资源贫乏地区人民贫困问题 ,从长远来看 ,进行土地生态补偿或生态移民搬迁更具有可持续性 。 参参考考文文献献 :: [1]Wa kernagel M ,Rees W E. Per eptual and stru tural barriers to inv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