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二).pdf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 (二二))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 ((二二)) 2018年 09月 29 日 ②根据信息熵演变规律,可将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006—2008 年)为持续增长期,从 1.6992Nat上升至 1.7295Nat,年均增长0.89%,表明 城市用地结构向无序化方向演变,城市群内城市用地结构的均衡度较高,各用地结构类型 比例变化较小,变动较为显著的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及仓储用地;第二阶段(2008— 2010年)为急速下降期,从信息熵最高值 1.7295Nat 下降至最低值1.6953Nat,净减少 0.0342Nat,变化幅度达0.99%,这一时期信息熵大幅度下降,表明该阶段研究区的用地结 构发生了剧烈变化,主要是居住用地和仓储用地变化较为显著。其中,居住用地比重上升 了 1.62%,仓储用地比重下降了 1.23%,而绿地的比重上升了 0.44%,这一时期辽中南城市 群城市用地结构有序发展程度最高。第三阶段(2010—2014 年)为小幅度波动期,从 2010 年开始,城市用地结构信息熵进入一个小幅度波动时期,熵值大致在 1.69左右波动,说 明该时期的城市用地结构处于相对稳定但存在小幅度调整状态。 ③城市群用地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的实质是正、负熵流相互“博弈”的过程[17],与产业结 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开发模式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在研究时段内,城市 2 2 2 群建设用地总面积持续增长,由 1 246.06 km 增长到 1 631.98 km ,净增长385.92 km , 年均增长率达 3.43%;各类用地面积也持续增长,其增长幅度分别为:居住用地(39.53%)、 公共设施用地(30.61%)、工业用地(18.04%)、绿地(8.4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30%)、 道路交通用地(2.25%)、仓储用地(0.50%)。由此分析显示,居住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及工 业用地在研究期内增长速度较快,增长幅度较大,表明在此期间辽中南城市群城市建设用 地主要用于发展住宅、公用设施及工业方面,生态绿化的重要性提升,道路交通用地增长 幅度较小,说明辽中南城市群的道路交通网络较为完善。 3.2 不同用地类型演变规律 辽中南城市群 2006—2014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为30.97%,各地级市的城市用地均按此 速度增长即为城市用地的份额量,但是份额量并未考虑区位差异性,因此不可能与各个城 市用地需求完全匹配,需要偏移量(结构性偏移量和竞争性偏移量之和)进行调剂。偏移份 额比即城市用地偏移量和份额量之比反映了各地各类用地的偏移量对份额量的调整力度, 比单独分析份额量更有意义[16]。依据公式(6)~(11)测算辽中南城市群各类用地的结构性 偏移量和偏移份额比,结果见表 2、表 3。 2 表 2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性偏移量(单位:km ) 2 Tab. 2 The industry mix of urban land in Liaozhongnan City Groups(unit: km ) 地区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道路交通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沈阳 9.09 29.73 -6.80 -2.32 -10.96 0.41 -4.02 大连 10.20 17.61 -6.09 -2.69 -17.48 0.41 -2.15 鞍山 3.45 6.21 -4.79 -0.87 -6.29 0.22 -1.43 抚顺 3.16 6.73 -3.50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