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06~1906年美国职业教育运动学术史(年美国职业教育运动学术史(二二))
美国职业教育运动学术史年美国职业教育运动学术史((二二))
2015 年06 月 30 日
维伯(Robert H. Wiebe)指出,在进步主义时代,尤其是在 1910 年后,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普遍的趋势,
人们沉浸在社会效率(social efficiency)、制度化(systematization)、通过科学调节以达致和谐
⑤
(scientifically adjusted harmony)的梦境之中 。“效率”成了信仰科学技术、社会进步和强调社会
教育和商业价值优越性的一代人的口号,打破了传统的贫富、左右和保守——进步的两极对立。人们致
力于探讨如何提升全国层面的工业效率和科学效率。在这种时代条件下,斯内登形成了通过具有社会效
率的“教育”、达到促进社会进步和改革的目的的教育主张。
值得一提的是,斯内登是一个多产的教育思想家。对他著作的评论事实上也是对其思想研究的组成部分。
20 世纪20~30 年代,先后有学者对其《教育中的目标的社会学决定》、《公民教育》、《教育社会学》
⑥
和《走向更好的教育》等论述发表了评论 。
迄今为止,国内对斯内登的专门研究仅有郭宇峰的“斯内登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在文中,作者
讨论了斯内登的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并对其所强调的专门和独立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分析[22]。
3、关于杜威的研究
1913~1917 年间,杜威相继发表了《当前工业教育运动中的危险》(1913 年)、《密歇根州应当拥有“单
一”还是“双重”的职业教育控制?》(1913 年)、《职业教育政策》(1914 年)、《一种错误的工业教育》
(1914 年)、《学校制度的分裂》(1915 年)、《教育与行业培训——对大卫·斯内登的答复》(1915年)、
《工业民主中工业教育的要求》(1916 年)、《职业教育》(1916 年)和《学会谋生——职业教育在综合公
共教育中的地位》(1917 年)等一系列论文,对斯内登等人的职业教育思想提出批评,从而引发了一场规
模不大却颇具象征意义的论争。但从职业教育运动的角度看,杜威的重要性显然无法与普罗泽相比。或
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除专门讨论 20 世纪前期的关于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之争以外,美国学者在涉及职业
教育运动研究时对杜威的着墨并不多。
拉克斯(Richard D. Lakes)在“杜威职业理论:职业教育构想”中指出,杜威的职业理论主要包括三个
主题:关于工作和学校的综合认识论、对 19 世纪手工训练实践的再定义和文化复演论(cultural
recapitulation)理论。他认为,杜威关于职业的理论为 20 世纪早期出现的职业教育家们提供了理智基
础(intellectual foundation)[23]。在“为了工业民主的学校:约翰·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起源”中,韦
斯特布鲁克(Robert B. Westbrook)指出,虽然历史学家对芝加哥大学期间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进行
了细致的研究,却忽视了杜威的思维方式受到 19 世纪末劳资之间激烈斗争的影响。他认为,杜威属于 19
世纪 80~90 年代激进的“社会基督徒”(social Christians)的一员。在芝加哥大学期间,杜威就曾阐
发工薪劳动者所表达的强烈的伦理批判(powerful ethical critique)和那些倡导合作式共和
[24]
(cooperative commonwealth)的工业民主观点 。正是因为杜威尝试对工业民主的解读,才使得他的职
业教育思想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而非其同时代人所倡导的狭义上的专门指向工作、职业的职业教育。
与美国学界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探讨相对丰富。根据 CNKI 2014年 10月 23 日
的数据统计,以“杜威职业教育思想”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搜索并剔除不相关研究,共查得 96 篇中文文献。
国内学者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第一,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职业
教育改革的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竞争”还是“合作”:组织中局部功能替代性部门间冲突的动态演进——基于研华大陆区线上业务的纵向案例研究(五).pdf
- “竞争”还是“合作”:组织中局部功能替代性部门间冲突的动态演进——基于研华大陆区线上业务的纵向案例研究(一).pdf
- “救困”抑或“帮富”: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与适应性治理——基于苏北R县X村扶贫案例的田野考察(上).pdf
- “救困”抑或“帮富”: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与适应性治理——基于苏北R县X村扶贫案例的田野考察(中).pdf
- “昆仑”润滑吉化.pdf
- “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基于广州H社区的实证分析.pdf
- “李宁”品牌在大学校园营销分析.pdf
- “联村制度”与利益密集型村庄的乡镇治理——以浙东S镇M村的实践为例(二).pdf
- “联村制度”与利益密集型村庄的乡镇治理——以浙东S镇M村的实践为例(一).pdf
-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