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江苏证据江苏证据((中中))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江苏证据江苏证据 ((中中))
2017年 08月 03 日
(二)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生产的结构分析
本文研究对象的样本区间为 2007—2012年,横截面为江苏 13个省辖市。先进行 F 统计量
检验以确定面板数据的模型形式,判断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还是个体效应模型[16]。利用
STATA11 软件计算得到:F(12,58)=37.8800,Prob>F=0.0000。查阅 F 分布表得到 5%
显著水平下临界值为 2.0300,因而拒绝原假设,应建立个体效应模型而非混合回归模型。
再进一步通过 Hausman 检验确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卡方统计量为
39.8200,接受原假设的概率为 0.0000,因此,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则应
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此时模型方程的拟合度比较好,R2 =0.9522,F(7,58)=
164.8800,Prob>F=0.0000。本文最终采用离差变换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估计,具体结
果如表 3 所示。
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
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
证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的文件和
位置。
从表 3中可以看出,固定资本投入 K的系数显著为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比较显
著,反映现阶段农业生产对固定资本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劳动力投入 L 与农业经济增长
负相关,产出弹性系数非常小且不显著,说明同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过多,富余人员
过多导致实证检验呈现负效应[17]。总的来看,江苏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明
显的促进与带动作用,五类支出中农业补贴 G 和农业合作经营 G 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
1 5
农田建设保护 G 和农业技术推广 G 的效果相对弱些,而农业综合开发 G 没有显著作用。
2 4 3
具体作用机制分析如下:(1)农业补贴G 。G 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而给予农民直接
1 1
或间接的资金支持,该项支出不仅可以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
农民的收入水平。模型结果表明,在五类支出中,G1 不仅正向影响非常显著,而且弹性系
数也是最大的,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率,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农业
补贴的额度。(2)农田建设保护 G 。G 主要用于对现有农田的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目
2 2
的是提高农业土地的生产效率。农田保护会抑制当前农业生产的规模扩张,模型结果也说
明 G 的作用效果的确要相对弱些。不过其效应发挥存在一定滞后性,在现阶段农业面源污
2
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该项支出的长期意义非常重大。(3)农业综合开发G 。G 一方面
3 3
用于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提升现有土地的产出能力;另一方面致力于开发新的农地资
源,主要是苏中和苏北地区的滩涂开发利用。G3 的根本目的是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
矛盾,虽然模型结果表明其系数并不显著,但该项支出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非常深远,
不过短期作用效果难以体现而已。(4)农业技术推广 G 。G 主要用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4 4
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江苏农业生产已进入科技兴农阶段,该项支出应该对农业
生产有正向促进作用,模型结果也说明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