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诊断课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地点
题 目
时间
设计者
所在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了解白描手法。3.了解张岱其人、其文。
4.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文章的基础上积累知识,理解文意,领会主旨。
2、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白描”的写作手法。
3、赏析精彩语段,背诵积累经典语及全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高雅的趣味和家国之思。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的性格,理解作者的心态。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
2.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前准备
PPT课件,黑板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及环节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古诗导入:
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引出话题
下面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写的是哪里?什么季节?表
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明确: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西湖(钱塘湖)的春景;
作者的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和西湖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看看他笔下的西湖是什么季节,什么景色,又是什么样的心态吧!
【学习目标】展示
1.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把握文章运用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他喜好游山玩水,在文学、戏曲、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明亡后隐居山中著书,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炽。
【背景链接】
本文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识字正音】
【新课讲授】
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
3.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
明确:“痴”。
问题探究
侧面描写(概括式描写)间接描写(全景式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式描写)
间接描写(全景式描写)
动态描写(集合式描写)
视角:
由远及近,由大到小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
两三粒而已。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谁知道这段话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指抓住事物特征,不加渲染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3.文中第一段是写景,第二段是叙事和抒情,仅从“到亭上”三个字便自然过渡,那么这用到了什么写作手法呢?
明确: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4.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有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最后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他们虽然同行,却并不同心,由于志趣不同,“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始终不理解,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赏。
5.作者简介中提到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的文章字里行间总是用恬淡的笔触流露出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怀旧之感,以此寄托故国之思,本文哪里能看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呢?
明确:崇祯五年十二月
1632年,壬申年(猴年);明崇祯五年。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金陵,明朝的故都。
已为清人,却引用旧历及怀念旧都,以示不忘故国。
6.如何理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当时他们看到对方时的心情如何?
明确:作者与两个金陵人彼此都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夜看西湖雪景的人,因此看到对方时先是惊讶继而惊喜的。
雪夜赏景遇知己,因此金陵人说的话也正是作者想说的,借金陵人之口说出来。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怎么理解“痴”字?
明确:“痴”是舟子的评价,体现了俗人之见;
“痴”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在字里行间也表现出作者淡淡的家国之思。
【文言现象归类】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大雪: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doc
-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八年级第2单元第6课《藤野先生》.docx
-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八年级第2单元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docx
-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八年级第2单元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docx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5 秋天的怀念(共28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1 醉翁亭记(共41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3 唐诗五首 (共84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 《雨的四季》 (共31张PPT).pptx
- 河南省上蔡县第六初级中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湖心亭看雪》 (共19张PPT).pptx
- 河南省上蔡县第六初级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 三峡 (共47张PPT).pptx
-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30张PPT).ppt
最近下载
- 3.1数据编码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常考点试卷含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VIP
-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类专题练习合集.docx VIP
- 一种JNK激酶的相变探针及其应用.pdf VIP
- (高清版)DB37∕T 1830-2011 文登奶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VIP
- 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的投资合作协议模板.docx VIP
- 第二单元 第1课《吉祥剪纸》课件【桂美版】美术 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Joyoung 九阳 开水煲 K17D-WY170使用说明书.pdf
- 2025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边塞征戍类对比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