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土文学视域下的萧红小说---文学论文.docVIP

浅析乡土文学视域下的萧红小说---文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PAGE 1 - 浅析乡土文学视域下的萧红小说 摘要:出生在中国最北边的黑土地上的萧红,在她短暂的三十一岁的生命里,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仅有十年 左右的创作经历,并且她的多数作品不是在穷困潦倒时,就是在颠沛流离中完成的。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 作家之一,乡土题材的创作是萧红小说创作的重要部分,本文从萧红的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其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生死场》、《呼兰河传》、《后花园》等文本,并从方言、环境、底层书写及对乡 土的背离四部分入手探讨乡土文学视域下的萧红小说。 关键词:萧红;乡土文学;底层书写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一、萧红小说中的方言特色 方言,即语言的地方变体,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 的方言,人们往往通过方言或是口音来定义亲疏,你跟我说的同一种方言,你便是我老乡, 我和你便较普通朋友更为亲近。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曾指出:每种方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 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 (一)东北方言的特色 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 互融合而产生的,作为北方方言一种的东北方言,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 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东北方言有些与众不同,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 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东北方言具有幽默风趣、活泼俏皮、直白辛辣、语义丰 富等特点,直接反映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社会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萧红就 是在这种方言区,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萧红虽然身形娇小,性格却是真真实实 具有东北人的那种不羁的随性洒脱。 (二)东北方言对萧红创作的滋养 萧红,原名叫张廼莹,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呼兰县,这是一座虽单调、封闭、落后、保 守,但却又受到大自然的馈赠,被山川、河流、广原所围绕,黑土地带来的物产丰饶的小县 城。萧红就出生在这座小城的一个乡绅地主之家。生在黑土地,长在黑土地,萧红作为一个 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作品里也或多或少出现东北方言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语气词“哩”, 除此之外,《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二节里出现方言词组“多暂”意思即是“什么时候”。另 外,还有“嘟嘟”意为连续不断、“家雀儿”即麻雀等等。 在作品中使用方言词的好处有:1.能够更直接地表现社会生活,东北的社会生活就是要 用东北人自己的语言来表达。2.能够更全面地展示地域特征,东北那片广袤的黑土地用豪 放的东北方言描述出来更有画面感。3.能够更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萧红小说在中一些女 性形象的说话风格配上语气词,人物更丰满。4.可更具体地记载方言文化。 在萧红几十篇小说中,方言词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出现了两百多个,单看似乎挺多的, 但是跟别的作家比起来就少多了,所以萧红的小说既能从语言文字中透露出东北特性,但是 又显得特别淡,东北味不是特别浓。我们都知道,拿北京人、广东人举例,他们说话都会刻 意用口音或方言来表达他们的地域身份,而萧红却又给人一种有意隐瞒自己呼兰河人身份的 感觉。但是,她骨子里流的就是呼兰河的血,有不可避免的会有方言的带入,从作者在这些 文章里对方言词的把握使用程度来看,萧红小说自带的乡土的背离性就很好理解了。 二、萧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文学,由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 而产生的故事情节,而小说环境描写为小说提供特定的环境,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 素。小说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 作用。因此,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它自然成为最凝聚作者心血的地方之一。小说中的环境描 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萧红的小说也不出意外地描绘了寂寞萧瑟的自然环境和冷漠严 酷的社会环境,并且环境描写的字里行间中都带有萧红特殊的写作风格的印记。 (一)寂寞萧瑟的自然环境 萧红小说的环境描写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常规的环境描写即浓墨重彩的对景物进行刻 画、对气氛进行烘托,而她的环境描写着墨很轻,情感表达不是那么强烈。虽然着墨不多, 描写很淡,但是仅仅是只言片语就能营造出寂寞萧瑟的氛围。萧红小说环境描写的用词也很 有特点,单以《呼兰河传》为例,在整篇文章中“荒凉”出现了 12 次,近乎贯穿了全文, “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前后一共出现了 6 次,“凄凉”出现了 5 次,类似的次还有“苍 凉”、“寒凉”、“寂寞”,详见表一。萧红笔下的冬天萧瑟、冷凝,不加修饰的词语渲染 出平淡的悲凉。 表一:《呼兰河传》中的环境修饰词出现情况 序号 词句 出现次数 1 荒凉 12 2 凄凉 5 3 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 6 4 苍凉 1 5 寒凉 1 6 寂寞 9 1.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 萧红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很有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sjft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本人发布文档源于互联网、个人原创和收集及整理,仅用于信息共享、技术分享,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2、欢迎使用右上角搜索,输入您想要的文档关键字,就能找到您所需要的文档。 3、请下载试用后24小时内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