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的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市南区互动效能教学法及KDL教育模式的带动下,运用合作竞争教育模式,组建超级团队,强调教学互助,学练结合,引导学生合作、互帮互学学习,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的观察与判断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篮球急停与急起运球及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方法,并了解两种行进间运球时手触球部位的区别,并能在比赛中运用。
2. 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协调运动能力、奔跑能力、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在接受事物快、热点切换快的心理时期。但对篮球实战有着很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本节课设计中所有教学内容都以实战出发,让本节课的学习更具实效性。学生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学生总体身体素质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挑战能力强。教师的示范与学生个人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多种学习方式,通过个人练习、合作练习、小组练习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手指控制球的部位与运球方向以及按拍球的力量。
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以及变向后运球与上篮的衔接。
课 时 计 划
年级:水平三 (六年级) 课次:4-3
课题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与上篮技术组合
学习
目标
1.初步掌握篮球急停与急起运球及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方法,并了解两种行进间运球时手触球部位的区别,并能在比赛中运用。
2. 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协调运动能力、奔跑能力、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精神。
学
习
内容
1.复习体前变向及急停急起运球
2.学习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人后上篮
3.体能循环练习
重
难
点
重点:手指控制球的部位与运球方向以及按拍球的力量。
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以及变向后运球与上篮的衔接。
器材
篮球32个、录音机一台、标志杆16个、圆垫16个、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授课内容
学练标准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时
间
热
身
活
动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检查着装
二、教师导课
三、热身:
1.热身跑
2.专项热身
3.各种方式的运球
1.认真听取本节课内容及要求
2.运球时注意降低重心、眼看前方、运球保护
1.自我介绍,宣布课的内容。
2.组织学生热身跑。
3.领做拉伸练习。
4.语言提示学生动作。
5.适时进行评价。
组织一:四列横队
组织二:
要求:积极参与,精神饱满。
8
技
能
学
练
一、复习直线急停与急起运球。
1.行进间运球练习接上篮
2.教师展示连续急停与急起运球在比赛中运用
3.学生连续急停与急起运球练习与比赛
1.行进间运球:
要把握好运球节奏,眼睛平视前方或用余光看球。
2.急停急起练习:
重心转移快,脚蹬、抵地要有力,按拍球部位要正确,手、叫
3.前一个同学过三个小圆垫后,下一个同学出发
1. 讲解示范练习的方法与比赛规则。
2. 教师动作展示。
3.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评价。
组织三:
要求:严格遵守规则,认真观察,注意安全。
7
技
能
学
练
二、篮球体前变向运球
1.练习曲线运球接投篮或者上篮
2.体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投篮或上篮
3.两人一组左右手体前变向运球
4.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比赛
1.曲线运球:
匀速通过标志桶,把握好节奏,保证不失误。
2.两人一组练习:
运球低、换手快、不失误
3.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蹬跨突然,还原快速用力,换手变向后加速要快
1.教师讲解体验练习方法及要求。
2.讲解篮球变向过人后衔接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3.教师语言引导,讲解练习要求,强调练习的方法,并巡回指导。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指导。
5. 教师与学生评价:激励与诊断。
组织四:
要求:严格遵守规则,认真观察,注意安全。
18
体能练习
三、体能循环练习1.教师示范
2.学生比赛
1.重心保持平稳
2.脚步频率要快
3.注意准守规则
1.讲解体能练习规则与要求。
2. 组织学生练习
3. 观察学生练习情况。
4.及时评价,激励与诊断。
组织五:
要求:严格遵守规则,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5
放
松
活
动
1.音伴放松活动
2.总结本课
3.下课
1.动作模仿准确
2.有明显拉伸感
3.呼吸要均匀
4.心率趋于平稳
1.收放器材,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体育_立定跳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4).doc
- 小学体育_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小学体育_耐久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耐久跑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体育_足球之路---小体能练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足球之路---小体能练习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体育_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小学体育_蹲踞式跳远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小学体育_轮滑双脚蛇形过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轮滑双脚蛇形过桩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体育_快速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3).doc
- 小学体育_篮球行进间高低运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篮球行进间高低运球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体育_跪跳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7).doc
- 小学体育_跪跳起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小学体育_韵律踏板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韵律踏板操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信息技术_电脑文件分类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6).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