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 21
拓斯达经营分析报告
2020年11月
1. 深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 智能制造助力工业 4.0
1.1. 从注塑机到四位一体 公司完成华丽转身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7 年,2014 年挂牌新三板,并于
2017 年 2 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公司秉持“让工业制造更美好”的愿景,
一直致力于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应用和智能环境整体方案的发展。
图 1:公司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市场研究部
公司从注塑机辅机业务起家,2009 年推出注塑自动化供料及水电气系统,
2011 年开始自主研发伺服机械手并慢慢扩展为注塑自动化全套解决方案运营商。
2014 年以后开始布局工业机器人研发,逐步推出水平多关节机器人、六轴工业机
器人以及各类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2017 年开始推出智能能源
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并在同年登陆创业板。历时十年,从注塑机到机器人,从硬
件到软件,公司基本完成了由单一领域设备制造商向工业自动化多元解决方案服
务商的转变,2020 年公司抓住疫情机遇,口罩机业务爆发,为公司上半年营收和
利润做出了较大贡献。
图 2:公司产品发展从单一到多元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市场研究部
目前,公司专注于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以控制系统及 MES 为代
表的工业物联网软件系统,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应用和智能环境整体方案,
业务范围涵盖系统集成、本体制造、软件开发和工业互联网四大方向,构建了较
为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产业生态链。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 3C 领域,并逐步扩
4 / 21
展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家电等行业,公司在国内已累计服务超过 6000
家客户,包括伯恩光学、立讯精密两大核心客户,以及捷普绿点、比亚迪、长城汽
车、TCL、富士康等知名企业。
图 3:公司股东持股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 2020 年半年报,市场研究部
公司股权较为集中,截至最近的披露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先生直接
持有公司 36.26%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兼副总裁杨双保先生直接
持有公司 5.30%的股份;公司董事兼副总裁黄代波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4.26%的股
份。三人合计控制公司 40.02%的股份。
1.2. 非注塑机业务占比不断上升 多元布局发展
公司的业务布局分为三大板块:
?
?
?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业务: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本体和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应用方案两部分。公司的工业机器人本体产品主要包括直角坐标
机器人和多关节机器人两大类,其中直角坐标机器人(机械手)已经较为
成熟,主要用于注塑机的相关配套。而自动化应用方案主要通过自产的
工业机器人及外购并经二次开发的多关节机器人,配套视觉系统、传感
器、激光机、直线电机、传输带等辅助设备,根据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规
划成套解决方案,目前广泛应用在 3C、光电、新能源、家用电器、汽车
零部件制造、5G 等领域。
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业务:公司生产的注塑机配套设备主要包括
三机一体、模温机等多个系列产品,产品用途涵盖了原料除湿干燥、原料
输送、模温控制等注塑生产的主要环节。而自动供料系统是公司根据客
户厂房环境等具体情况,结合公司自有的注塑机配套设备及直角坐标机
器人,设计的一种可实现无人化不间断作业的生产车间方案。此外,今年
1 月份公司受让注塑机品牌香港亿利达相关部分资产,进入注塑机主机
业务,未来将协同公司现有的注塑辅机、直角坐标机器人及自动供料系
统等业务板块,为客户提供注塑机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作为 2017 年公司新开设的业务板块,智能能
源及环境管理业务近三年的业绩增长十分迅速,公司也专门成立了绿能
事业部来负责这一板块。整个绿能业务可以分为系统解决以及节能与信
息化规划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 MES 系统、中央供料系统和智能立体
仓储等偏向生产、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后者主要包括洁净工程、空调工
程和机电工程等偏向厂房规划建设的部分。绿能业务旨在通过能源和资
源计划、监控、统计等多种手段,使企业管理者准确地掌握企业的发展趋
势和运营状况,并可将企业的能源消费计划任务分解到各个生产部门,
使节能工作责任明确,促进企业高效发展。
5 / 21
图 4:公司业务布局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市场研究部
按产品分,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业务为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 8 亿元,占比 48.19%,增长 0.95 亿元,增幅 13.43%。智能能源
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为第二大营收来源,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 5.6 亿元,占比
33.75%,增长 3.25 亿元,增幅 137.90%。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
为第三大营收来源,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