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心亭看雪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 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 ,把握作者的风格。
2. 把握文章的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重点
反复诵读 ,体会意境。
难点
了解白描手法的使用。
诵读法、资料查阅法、类文对比法。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作品 ,对作者、 课文有大概的了解。 可查阅的图书有 《晚明二十家小品》《明人小品集》《晚明小品文库》 《明小品三百篇》 《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 《明清性灵小品》等。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了解课文内容 ,发现并提出问题。
,
1 课时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说过 ,杭州西湖美景扬名天下 ,历代诗人写了大量诗词
盛赞西湖景色。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 ,晴湖不如雨湖 ,雨湖不如月湖 ,月湖不如雪湖 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 ,尘世有几人哉! ”而清代文人张岱就是这样一位领略山水之绝的人。下面让我们欣赏他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写出的雪后西湖的奇景。
张岱 (1597~ 1689 年),明末清初文学家 ,字宗子 ,又字石公 ,号陶庵 ,别号蝶庵居士 ,山阴 (今浙江绍
兴 )人。他是官宦世家子弟 ,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
,晚年穷困潦倒
,避居山中 ,仍然坚持
著述。张岱爱好广泛 ,颇具审美情趣。喜欢游山逛水
,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既懂音乐
,又谙弹琴制曲;善
品茗 ,茶道功夫相当深厚;喜欢收藏
,鉴赏水平很高;又精通戏曲
,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他生于诗
书礼仪之家 ,思想却自由散漫 ,淡泊功名。但他却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清兵南下后 ,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
痛和悲愤 ,“披发入山” ,表示对清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
,即使布衣素食 ,甚至到了“断炊”地步 ,也不后
悔。抚今追昔 ,颇有“五十年来 ,总成一梦”之感。于是他以追忆的方式
,记叙早年的见闻 ,写成《陶庵
梦忆》、《西湖梦寻》以及记录明代史事的《石匮书》
,以寄托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 ,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 ,看似不着痕迹 ,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1. 请学生听读课文 ,注意字音和停顿。
2. 请学生熟读课文 ,读准字音 ,理解字词。
3.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4.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 ,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 —— 崇祯五年十二月 ,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 (舟子、小童 )
事件——看雪
1. 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 ,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 ,“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 。朴实的记叙 ,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
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 ,都是突出 “ 独 ”字。 “ 独 ” ,不但强调数量 (只有自己一
人 ),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2. 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以景生 ,景以情存 ,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 ,先从大处落笔 ,“ 雾凇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 描写雪后西湖全景 ,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 ,作者落笔眼
前,写西湖近景: “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一痕 ”“ 一
点 ”“ 一芥 ”“ 两三粒 ” ,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 ,与旷远莽苍的
大自然实行对比 ,渲染了 “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的人生情绪。作者写景 ,使用白描手法 ,不渲
染不雕饰 ,简洁朴素自然 ,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 ,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
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 不过 ,宁静之中 ,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 茫然无奈的伤感。
3. 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 ,对此 ,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 ,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 “湖心亭看雪 ” ,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 ,但这篇文章却用了
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 ,写奇遇 ,写饮酒 ,抒感慨 ,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 ,相映成趣 ,西湖的雪景因
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 ,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 ,而点睛之笔 ,往往在此。
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 “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个 “痴 ” 字,似贬实褒 ,对作者到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任务三尝试创作》教案1.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任务三尝试创作》教案2.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任务三尝试创作》教案3.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任务二自由朗诵》3.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任务二自由朗诵》教案0.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任务二自由朗诵》教案1.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任务二自由朗诵》教案3.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教案0.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0.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0.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26.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27.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29.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3.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34.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39.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4.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40.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5.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2湖心亭看雪》教案5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