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哲思明辨跃升性命体验的澄明境界
《喜剧艺术与中国历史》是我国喜剧美学学者魏久尧先生的 学术专著。其以哲学美学的坚实基础, 逻辑一贯而体系完备地梳 理了中国喜剧艺术的发展历程, 宛若一盏长明灯,照彻了中国喜 剧历史道路两旁所有的疏离与隔膜。 在新时期喜剧美学的这种璀 璨的学术灯火中回望,《喜剧艺术与中国历史》的学术意义,绝 不仅限于闪亮学人们的行程,而更是构建出书写者自我性命体悟 的生存风格。
一、始夯为学基,在哲思明辨中调配话语
所有美学学科的分支中,喜剧美学与哲学美学的关系最为密 切。喜剧美学从哲学美学中获得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以此来
建立喜剧美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概念系统,以哲学美学的思辨 性、逻辑性的运思来探究喜剧的基本问题, 这是喜剧美学的基本
方面。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喜剧美学本身就是一门颇具哲学 美学特色的学科。无论是对喜剧艺术的美学化阐释,还是对喜剧 范畴的学理化研究,作为美学的研究,喜剧美学发展的每一步曲, 都应当是在哲学美学纲领和规范下, 置身于美学的总框架下, 才
能获得学术研究的资源和长足动力。正是凭借这样的阅读期待, 笔者阅读了《喜剧艺术与中国历史》后,不禁感慨先生厚实的哲 学美学底基。该著作在导论部分就对于各种喜剧概念进行批判分 析,实现了对喜剧概念的重新定位, 以此来规划中国喜剧艺术研
究的逻辑起点。如果说这样的逻辑起点定位,就是为《喜剧艺术 与中国历史》这部乐曲定了基调的话,那么,后续篇章抑扬顿挫 的成功演绎,都是因了这基调才能将先秦历经唐宋再到现代时期 浩瀚的喜剧艺术及其所处时代话语,都逻辑一贯、体系完备地涵 括在同一旋律之内。也正基于此,笔者以为, 《喜剧艺术与中国
历史》是一部喜剧美学著作,但同时也更体现了哲学美学的运思 特色。该著作将什么是喜剧的发问带入哲学美学思辨的场域, 把
我们的阅读期待从繁杂的感性艺术文本引向统摄喜剧概念的追 思,从变动不安的美的对象引向恒久不变的美的范畴, 这显然体
现了形而上的哲思明辨特色。 正是喜剧美学的基本问题, 决定了 该作应答和探讨喜剧艺术的研究理路, 并为近现代喜剧美学的研
究夯实了底基。
合上著作,我不禁遐想对于古代喜剧艺术做这样的研究, 只
是一种学理体制的查漏补缺, 还是当代喜剧美学语境的呼唤。 如 果说喜剧范畴是外在于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客体, 喜剧美感是审美
主体对美的一种主观反映, 而喜剧艺术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 实践活动及其活动结果,那么,就当代学术语境而言,我国喜剧 研究的青年学者们一度疏离了哲思明辨的学理滋养, 使得喜剧研
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被悬置, 研究对象未明确,理论派别之间的交 流与对话方面失却了共同的场基,而呈现众生嘈杂的话语分流。 因此,《喜剧艺术与中国历史》为当代阅读提供了古今喜剧艺术 研究的对照,更有助于我们廓清喜剧范畴、喜剧美感、喜剧艺术 三方面学术研究的差异状态和互生效应, 也更有助于喜剧艺术家 们借鉴这些理论成果来推进喜剧艺术的发展。 当然喜剧艺术实践 也抬升了喜剧理论研究的进步。 当前喜剧艺术处于空前繁荣的时 代,自媒体的发展又加快和扩大了这一进程, 时代文化多元的发 展机遇, 为喜剧美学研究的学科框架、 理论范式以及思维方式等 都提供了更新的参照对象。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解读 《喜剧艺术与 中国历史》的新视域。由此可见,喜剧美学与哲学美学的紧密关 切。《喜剧艺术与中国历史》这一著作的贡献不仅在于学理上的 完善,也在于推进喜剧研究的新发展。
二、植根为掌用,在学本归位中栖身家园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西学译介的高度繁荣,大学学科专 业的空前扩展, 西学中心化的趋势浸染了各个学科, 美学研究也 似乎只有走西学之路才能通达罗马的真理。魏先生却从先前的 《现实主义新论》这一著作的学术“场域”中,抽身而归,研究 中国美学,从“国学”中获取滋养来解决美学问题, 《喜剧艺术 与中国历史》就这样诞生在逆潮而为的美学动向中。但是,从美 学治学本位的角度来看, 西学只是提供给我们思考问题的种种工 具,根植的沃壤还是“国学”, 更何况“国学”之喜剧家园已多 有荒弃。 但是魏先生为何以艺术研究对象, 而非它者呢?这是因 为,就学术研究而论,美学也只有在以审美现象,尤其是艺术现 象为对象时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学术增长点。 宗白华的艺术美学 研究、 朱光潜的诗学美学研究正是沿了这样的理路, 才获得了学
界的赞誉。可见美学学术境界的提升与研究对象的选择紧密关 切。在艺术转向中,喜剧艺术的选择契机,是缘于以陈孝英先生 为代表的中国喜剧艺术的美学研究,正时值初创成长的关键时 期,魏先生明锐地捕捉到这一学术契机, 便栖身中国当代喜剧美 学学科建设的大家庭。可见, 《喜剧艺术与中国历史》的发表显
现出了当代美学对于中国喜剧艺术的关注,这种由西学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