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富士康事件”启示教育责任有多重
“富士康连跳事件”无疑将成为2019年公众关注重大事件。如花生命随风而逝,带给人们不仅是惊异、叹息与悲伤,更有震撼、沉痛与反思。
他们年龄最大24岁,最小才19岁,都是典型“80后”“90后”,曾经是完全意义上学校教育接收者。他们青春身影,曾经活跃在菁菁校园。
客观地说,“富士康事件”有着多重原因,板子绝对不能只打在教育身上。但是,从教育角度上看,学校如何培养人格、心理健全适应社会人才,永远值得我们深思。
心理问题令人担忧
“富士康连跳事件”无疑是中国社会心理问题随着社会急剧转型不断加重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社会变迁引发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急剧社会变迁对于社会成员心理适应性提出了严重挑战,在适应性较弱者身上则出现了程度不同“心理震荡”现象。
按照国际衡量健康状况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1/5,即占全部疾病与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据一项相关调查,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1.6%~32%;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深圳市政府5月26日举行富士康跳楼事件说明会,深圳市政府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平表示,富士康发生员工连续坠楼事件,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特殊问题,有其深层次原因,涉及员工个体、企业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情况比较复杂。
他说,从个体看,这些员工大多属于“80后”与“90后”,思想观念不成熟,涉世不深,经历磨炼不够,心理比较脆弱,对情感纠纷、环境变化、工作生活压力调节能力不够;从企业来看,企业不重视心理疏导,不重视员工心理教育,加上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问题,容易使一些问题与情绪产生“迭加效应”。
无论是2019年杨佳袭警案,还是近期多起小学与幼儿园血案,以及多起自杀事件,都说明对社会不满会导致极端行为发生,在缺乏心理疏导机制情况下,极易促成悲剧。
专家表示,社会学视野中“心理问题”,是一个比“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概念。它包括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层面、人格层面与社会适应能力层面等出现障碍性症状。之所以称其为一种问题,是因为这种障碍性症状所产生负面效应,不仅会被当事者个体所感知,而且也会被社会有关方面所感知。
实际上,转型时期心理问题爆发并不止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在经营模式、用人机制等方面发生种种变化导致员工精神压力增加,日本自杀人数在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种种情况表明,面对日益凸显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及早行动,有效应对。
社会激烈转型带来心理震荡
《南方周末》一位实习生在富士康潜伏28天后感叹:一群是与我一样大学生,他们生活在象牙塔,与图书馆、湖光山色相伴。另一群工作在钢铁机器,巨大货柜,有无数繁杂精密生产环节厂区里。
他描述现状清楚地呈现了当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前后巨大落差,也呈现着这群人巨大生活生存压力。“28天打工潜伏,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社会学博士赵玉燕副教授表示,社会成员在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竞争残酷、贫富差距增大、“拼爹”时代社会。自我期许与社会现实之间强烈落差会使一部分处于劣势群体孩子四顾茫然,失去生活动力,对个体缺乏清醒认识,从而导致精神紊乱与行为反常。社会竞争加剧所导致压力感加重,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紧张感增加,文化价值观念变迁造成心理上困惑,社会陌生感增加导致归属感程度降低等等,都导致现代人心理问题频出。比如富士康微观社会就是一个不健全社会,个人压抑感大,没有爱情、友情与亲情,而只有孤寂、劳作与困顿。
专家表示,透视中国社会存在严重“心理震荡”,我们可以发现,在旧社会利益格局业已打破,新制度文化逐渐构建过程中,许多公众内心充斥着矛盾,诸如焦虑、紧张、困惑、空虚、疲惫等心理情绪日益影响到越来越多人心理。低收入阶层跃升到中产阶层、中产阶层跃升到富有阶层机会越来越渺茫,社会结构“板结化”正造成社会情绪缺乏必要交汇与疏通。
社会心理问题有效解决之道在于利益诉求机制、心理辅导渠道等全面建立。但令人担忧是,在心理问题频发当今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级检验工理论1.docx VIP
- 附件: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第七版).docx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0-27).docx VIP
- DB13_T1418-2011_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VIP
- 《牛的解剖》课件.ppt VIP
- 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业的全流程账务处理.pdf VIP
- DB11 971-2013 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治安防范系统规范.pdf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1-1).doc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基本要求》DB14T 3291-2025.pdf VIP
-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道德与法治(陕西卷)(解析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