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提问
chuò shēng mó yì
绰号 吹笙 摹写 眼翳
shù zhōu tiǎn wǔ
庶祖母 文绉绉 舔去 侮辱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户:租种某地主土地的农民。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
思考:(勾、画、圈、点、写)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概括至具体)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1、“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3、“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4、“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感激 怀念 尊敬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同学们,是我们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课后作业:对自己的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小结:配乐出示几张有关母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充分抓住同学的心理特点。八年级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反心理较重,往往把母亲的叮咛当成唠叨。借助这篇美文,让学生感受亲情,唤起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
这一堂课结束后,大部分的同学认知良好,对课本的认识比较深刻,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以及如何收获爱与付出爱。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理解,经课后询问,是对自己母亲爱的方式不认同,所以对课本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因问题的设置问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不够,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上,我应尽量的做到深入浅出。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胡适。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是《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体裁是一篇传记。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
本文既没有鸿篇巨制的结构,也无华丽词藻的堆砌,而是仰仗它不事雕琢的平实。平淡的语言,朴素明净的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作者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把那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描摹的感人至深。
《我的母亲》一文语言质朴感人,讲究分寸,学习本文应让学生把握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另外,根据学生写作文没有真情实感,不会捕捉素材这一点,让学生体会本文的选材特点,从而知道写文章贵在流露真情,贵在选取生活中的感人事件。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事件,唤起他们对母亲的理解与热爱之情。
评测练习
一、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_24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24 大道之行也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第四单元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26 三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26 三峡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29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29 湖心亭看雪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2 我的母亲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3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3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4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4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8*短文两篇 日 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9 海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9 海燕教学课件设计.ppt
文档评论(0)